新闻发布会|2025食农产业生态大会将于本月15日至17日在渝举行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 罗斌

2025-10-10 17:17

▲2025年10月10日,2025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10月1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日常工作负责人、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重点介绍2025食农产业生态大会相关情况以及热点、看点。

▲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日常工作负责人、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进行主发布。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市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的主抓手,并将其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作为三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强力推进。

为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2023年以来,我们每年举办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以下简称“食农产业生态大会”),面向国内外展示重庆赋予食农产业战略支柱产业地位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积极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目前,大会历经两届精心培育,汇聚全产业链资源和智慧,打造行业嘉年华活动,已成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行业盛会。

据介绍,大会将于10月15日至17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大会以“新食力·新生态”为主题,聚焦未来食品发展新趋势,谋划产业生态优化新路径。

“大会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围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全场景生态,精心策划了40余场活动。”陈勇说。其中,15日下午,举办产业领军人物闭门会;16日,上午举行约1200人规模的开幕式,内含10余场子活动,集中呈现重庆食农产业新势能;下午举办行业主峰会,围绕“未来食品”展开前瞻研讨。

同时,大会期间还将连续举办10余场产业生态论坛,聚焦全产业链热点议题;开展近20场“爆品”发布活动,集中展示全国特色优质产品;同步组织多场网红直播,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充分激发市场消费潜力。

此外,16日至17日,大会还将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3个专业馆同步展示食农产业技术装备和发展成果,展示面积达3.45万平方米,系统呈现产业链全生态发展格局,方便市民和采购商一站式体验食农全链条成果。

其中,N1馆“食品加工装备制造馆”,重点展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检测系统、数字化加工设备等前沿技术与高端装备,助推产业智能化转型;N2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馆”,全面展示七大产业发展成效,配套展示金融、外贸物流等支撑服务,构建全链条协同生态;N3馆“国家/城市食品综合馆”,集中呈现各国各地区代表性食品品牌、地理标志产品、非遗美食及地方特色产业成果。

“整体来看,本届大会有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五大特色,亮点纷呈,值得期待。”他进一步表示,市场化方面,依托十余家国家级和市级行业协会,采取“政府引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专业会展公司运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提升办会实效。目前已邀请采购商、商协会、兄弟省市政府代表团等1000余家单位参会,开幕式将安排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

专业化方面,大会将权威发布重庆市食农产业相关政策及关键技术成果,并推出“重庆味道”特色味型清单,全力提升重庆味道辨识度。产业生态论坛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卤味产业、药食同源、新质制造、产业基金等十余个前沿主题,搭建高端对话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探寻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高端化方面,将邀请十余位产业链相关院士和知名专家齐聚主峰会,围绕“新食力”探讨未来食品发展机遇。数十家上市公司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将参与闭门会议及“新生态·圆桌论坛”,分享案例、趋势与前瞻思考。

品牌化方面,大会着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行业品牌盛会,其间举办近20场“爆品”集中发布,汇聚粮油加工、休闲食品、调味品、肉蛋奶、果蔬茶、中药材、火锅食材等七大产业链特色产品,引领市场需求,助力企业品牌塑造与推广。

国际化方面,将特邀部分国家驻华使领馆、国际行业协会及跨国企业的官员和专家参会,注入国际视野,拓展全球合作新机遇。

相关新闻>>

新闻发布会|聚焦五方面 全力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高地

新闻发布会|三方面“搭台” 推动食品及农产品“产销对接”

新闻发布会|近五年来,重庆调味品产业全产业链规模突破300亿元

新闻发布会|聚焦“标准、质量、品牌、安全”四个关键,护航“食农”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颜安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