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瞄准“一老一小”群体 讲好民生新故事

重庆日报·区县

01-02

近日,云阳县民政局在岁末年初,加大关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活动,讲好民生新故事,并将民生关注点由物质延伸至精神情感,不断提升关爱层次。在“弱”上谋划,瞄准“一老一小”两个群体,避开遍地撒网;在“准”上发力,抓住“孤残高困”等典型,找到精准关爱点;在“新”上用功,直击精神情感帮扶,走出送钱送物老套路;在“恒”上坚守,紧盯问题清单不放松,形成长效机制。

聚焦散居残障老人,来一场说到就到的“精神输血”

云阳县民政局经过调研发现,散居残障老人,特别是其中的高龄、失能、残疾、空巢独居老人有“三忧”:照护难、亲情远、心里空。对此,民政部门进行情感“精神输血”。去年以来,选取散居残障老人基数最大的青龙街道开展精神帮扶和情感疗愈,然后总结经验,优化方法,辐射全县。

云阳县民政局与云阳县优小雅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联合,通过线上调查和线下走访,对青龙街道所有老人进行筛查,找出急盼“精神输血”的首批散居老人259人,然后逐户了解基本情况和需求事项,对部分老人完成心理测评,形成台账和问题清单。

针对问题清单,专业机构推出志愿者陪伴计划,在社区内就近招募老年志愿者86人,每周陪伴131位清单老人至少一次,缓解孤独感;开设流动艺术疗愈工作坊,组织社区老年“艺术能手”,通过绘画、写作、器乐、游戏等形式,与老人形成艺术互动,愉悦情感;交叉组织聚餐、摆龙门阵、结对敬老院等小型社交活动,促进社会融入;完成团体或个体心理疏导,缓解焦虑自卑;建立子女慰问监督机制,设立紧急救助热线,及时组织社区互助;推出营养健康、康复训练课程等。目前,各类服务累计超过3200人次。

着眼特殊未成年人,摆一桌由心而治的“儿童套餐”

未成年人年龄虽“小”,却是民生之“大”。而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又是未成年人中的“关键少数”。云阳县民政局抓纲举目,于去年下半年启动“兴云兔·润心田”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打造未成年人服务本土品牌,高质量守护未成年人这块民生基石。

首先在人口密集的青龙街道儿童公园打造“未保站”,与专业机构合作,主要为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建家长沟通支持平台。还开展亲子活动、兴趣小组、安全教育、爱心公益活动等,将其中158名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纳入了个性化关爱范围,每月完成一次关爱服务。

接着,云阳县还结合重庆市“莎姐守未”未成年人关护行动,进一步筑牢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成长篱墙。政法、公安、民政、教委等多部门协同,分别开展依法打击、环境整治、分类关护等保护行动。

云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倾听民意,总结经验,扩大范围,稳步推广。在策略上“入脑”,在行动上“入心”,继续烹制好云阳的民生盛宴。

(谭青青)

编辑: 彭光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