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涌洞镇:打造和美乡村 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05-08

路边房屋错落有致,农户庭院干净整洁,太阳能照明路灯和垃圾桶沿村路林立……近日,走进秀山县涌洞镇,只觉处处产业处处兴,处处风景处处诗。

▲涌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一角

近年来,秀山县涌洞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正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

扮靓颜值 宜居乡村美起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在打造美好环境上下实功。”据涌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依托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近期整治房屋外立面瓷砖脱落安全隐患12000平方米、瓦面和房屋天沟防渗水面积约4000平方米。

▲涌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从点突破,到串点连线扩面,涌洞镇乡村基础设施和乡村环境改变不止如此。围绕“治脏”,8个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聚焦农村改厕,打造川河惠家、河坝白竹山、野坪枫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改造卫生厕所730户;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治清理房前屋后杂物、田间地头废弃物等,全镇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提升。

乡村治理 和美乡风“活”起来

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治理”。近年来,涌洞镇启动积分制管理赋能乡村治理,把积分管理制度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相结合,加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该镇还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六个家庭 ”(即卫生家庭、美化家庭、美德家庭、诚信家庭、书香家庭、文明家庭)创建、道德模范推选等系列活动,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乡村蔚然成风。截至目前,涌洞镇已创建川河村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打造古田村院落制试点,评选“六个家庭”328户,全镇8个村实现积分制兑换全覆盖。

发展产业 宜业乡村富起来

初夏时节,走进涌洞镇野坪村,村民房前屋后种满了多肉植物。

▲村民房前屋后种满了多肉植物。

“每一盆多肉植物都标注了价格,过路的人看得起直接扫二维码购买就行了。”野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洪东介绍,该村因地制宜,党员干部带头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村民在自家庭院种植菊花、多肉等盆栽,去年该村村民田茂立销售花卉收入超4万元。

野坪村是涌洞镇以产业兴旺发展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该镇按照“产业配景、产品配套”思路,发展茶叶8000亩、中药材7000亩、贡米3000亩,形成“盖上游、高山药、梯田米、浅丘茶”产业效应,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建成河溪茶叶专业合作社,去年年销售额达100余万元,为村民铺就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

如今,涌洞镇已成为秀山县建设和美乡村的一个美丽注脚,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斑斓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文/刘玉珮 陈湘壹)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