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实现耕地保护与利用良性循环

04-09

“耕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近日,石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石柱县近年来持续推进土地整治模式迭代升级,通过“全域连片整治、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增收路径,打造千亩级农业基地”,在走实全域提质整治之路上,实现了耕地保护与利用良性循环。

▲南宾街道红星社区将荒山变为“花园田”

据该负责人介绍,石柱优化项目设计,深挖耕地后备资源,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全县合理规划布局乡镇至少2万亩耕地,每个单元治理后不得低于200亩,全面实施田块归并、非耕地开发、流出耕地恢复、旱改水等。统筹谋划新增耕地、水田、恢复耕地、产能等多项指标,单个乡镇投入2000余万元,指标收益保底3500万元,利用“资源”变“资金”,保证项目良性循环。

▲桥头镇土地综合整治后满目春色

石柱发展“农业合作社、农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农户务工”模式,形成烤烟、蔬菜、甜糯玉米等千亩级农业基地,通过200-400元/亩的流转费、100元/天的务工收益等,群众每年增收6000余元,集体经济组织收益达10万元以上、乡镇农业年利润约260万元。

推广种植烤烟、甜糯玉米、有机水稻等高价值农作物,助推产业提质,每亩收益由1200余元提升至2000余元。整治后仍未种植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兜底管理,有效防止整治后耕地闲置、反复整治等问题,实现保发展和保耕地“双赢”。

▲王家乡光华村将闲置地变为“瓜果之乡”

依托梯田风光、自然风貌等特色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洗新乡千年白果树耕保宣传阵地、冷水镇天河村农耕文化园等10余处农旅融合发展板块。联动黄水镇、石家乡、悦崃镇、枫木镇,打造“山下粮油成方,山腰林果飘香,山上避暑康养”新局面。

▲黎场乡通过土地整治建起万亩油菜基地

该负责人表示,石柱县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探索耕地保护创新举措、长效机制,积极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山地全域土地提质整治成果,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不断夯实山区库区强村富民的长远根基,奋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徐亚娜/文 谭华祥/图)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