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乡引入企业打造100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石柱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隆太良 通讯员 刘静秋

03-25

流转土地、平整翻耕、挖坑下种、铺设地膜……近段时间以来,石柱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石家乡黄龙村群众,在黄龙村黄连组抢抓时令种植“渝马铃薯5号”品种,紧锣密鼓打造100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及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

据了解,“渝马铃薯5号”集成了重庆市丘陵山地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和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入选重庆市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品种,已成为全市脱毒马铃薯主栽品种。

“黄龙村属于高海拔山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耕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具有繁育‘渝马铃薯5号’种薯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石家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乡引入石柱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旨在提高马铃薯亩产和品质,稳定粮食安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入春以来,该公司在黄龙村流转土地100亩,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以“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对耕地地力较差的撂荒地进行集中整治,初步形成了集中连片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并通过利益联结每年为村集体贡献2000元收益。黄龙村委以及驻村工作队通过宣传和动员,每年可有150余名群众在基地务工,其中监测户、脱贫户13户52人,可实现长期用工40人。

为深入探索高标准农田熟化培肥的新技术,该基地以“培肥、熟化、调理”及天然降水的“集、蓄、保、调”为核心,以“增产、节本、增收、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试验研究、样板示范、典型带动”为手段,采取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大家在种植时,一定要施足有机肥,按照每亩4000株的密度起垄栽培……”连日来,在石柱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黄龙村务工村民早出晚归,掀起了“渝马铃薯5号”品种的种植高潮。

据了解,该基地建成后,每年可生产脱毒马铃薯良种200余吨,可在全县推广种植1000余亩,亩产量约2.2吨,该公司并将逐步完善产、加、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推动脱毒马铃薯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编辑: 罗建军   审核: 李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