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建设 | 綦江:宜居宜业美如画 和美乡村踏歌来

重庆日报·区县

2023-12-28

岁末时节,綦江区红岩村一片热闹景象。该村今年以来以“院落微治理”为载体,村庄环境变整洁,打造了1家精品主题民宿、8家休闲农家乐,近两个月吸引旅游观光2000余人次。

綦江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5月,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公布2023年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名单,綦江区振兴村、红岩村、石泉村入选。近年来,綦江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因地制宜抓发展

特色产业带动乡村致富

振兴村位于綦江城区东北部,曾因山坡多、耕地少、缺乏支柱产业,振兴村未有“振兴路”。

为改变这个局面,振兴村依托“两山夹一槽,河路贯全村”独特地貌,以“蜜李花溪,和美振兴”为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果蔬、花卉种植产业,目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綦江区以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重点构建粮油、蔬菜、生猪三大保供产业,萝卜、辣椒两大优势产业,草食牲畜、特色林果、生态渔业、中华蜜蜂、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的“325”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同时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致富路。

绣花功夫优环境

推进乡村治理“清单制”

红岩村紧靠綦江国家地质公园4A级景区老瀛山,人口较为集中,房屋多为院落式。今年以来,红岩村以“院落微治理”为载体,吸纳乡村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等48人下沉乡村,开展陪伴式设计服务及建设运营服务,不仅推动村庄环境变整洁,还依托瀛山景观打造了1家精品主题民宿、8家休闲农家乐,近两个月吸引旅游观光2000余人次。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这里的‘美’既包括人居环境之美,也包括乡村治理的和美。”据綦江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綦江区充分推进乡村治理“清单制”,引导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引回专业人士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已有35个村获评市级美丽宜居村庄。

以文塑魂凝力量

发扬长征精神实干笃行

綦江区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过境重庆的唯一地方,丰富的红色资源、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是綦江区打造红色文化高地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綦江区以赓续弘扬长征精神为引领,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导向,把红色基因融入乡村美化整治工程,在石泉村修葺了红军历史步道10公里,复原了邱石坝红军宿营地旧址等。

“通过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可以让闪亮的‘綦江红’潜移默化地融入村民心里,自觉内化为行动的指南。”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里,綦江区将继续讲好綦江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引领带动全区乡村面貌整体提升,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发展,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孔德虎 张颗)

编辑: 彭光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