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大井村:架空线入地 乡村更宜居

04-27

4月25日,走进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垫江县高峰镇大井村,平坦干净的村道伸向远方,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房屋散落田野。在大井村薅秧歌文化长廊周围,高耸的变压器、架空电线、电杆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落地安装的箱式变压器、入地敷设的电缆。

▲高峰镇大井村一角。(舒淞 摄)

大井村是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近年来,全村挖掘生态内涵,立足农文旅融合发展,围绕高峰薅秧歌、龙溪河等特色文化元素,建设薅秧歌广场、民防疏散基地附属广场、观光塔,大力发展柑橘、蜂糖李、大棚蔬菜种植三大产业,构建“一塔一馆一祠堂,一井一园一画廊,一条大道三产业,四个码头三广场”的休闲旅游格局。

2月18日,为提档升级大井村的村容村貌,由高峰镇政府出资、国网重庆垫江供电公司建设的大井村薅秧歌文化长廊及周边配电网下地改造全面启动。4月18日,经两个月施工,大井村架空配电网下地改造工程竣工投运。

▲国网重庆垫江供电公司员工在大井村施放10千伏电缆。(王鹏 摄)

“大井村架空配电网下地改造项目包括拆除电杆19基、柱上变压器1台,新敷设10千伏电缆0.23公里,0.4千伏电缆2.2公里,新装箱式变压器一台、低压电缆分支箱12个。”国网重庆垫江供电公司现场负责人朱刚介绍。架空配电网改为电缆下地后,大井村薅秧歌文化长廊变得更美,惠及周边58户村民。

提及架空配电网下地改造的好处,大井村村民刘淑惠感慨颇深。“以前大货车进村里担心会挂到跨越公路的电线。遇刮风下雨,怕大树吹倒在电线上引起触电。现在改为电缆下地后,不仅周围的环境变美观了,也不担心触电等安全问题了。”刘淑惠说。

为大井村薅秧歌文化长廊实施架空配电网下地改造是国网重庆垫江供电公司服务大井村发展的具体行动。近年来,该公司在全力做好大井村配电网

运维保障的同时,主动对接村里的产业发展用电需求,推行小微企业接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让小微企业快速用上动力电。

截至3月底,国网重庆垫江供电公司累计为大井村13户小微企业安装动力电,为企业节省电力投资200余万元;指导并协助大井村企业、村民排查治理用电安全隐患22起。

▲国网重庆垫江供电公司员工在大井村为村民检查电表。(王鹏 摄)

在充足可靠的电力支撑下,大井村大力发展晚熟柑橘种植、蔬菜种植、乡村旅游观光等产业,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成为远近闻名的乡风文明村。2020年,大井村获评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和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称号。2023年,大井村接待游客21.8万余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00元。

山水交融、四季蔬果。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大井村正开足马力、加速奔跑。(游绍斌 王鹏)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