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民呼我为 把群众“心事”办成民生实事!

05-11

近年来,大渡口区贯彻落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坚持人民至上,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事要解决”为目标,紧盯从“事”上办、“制”上立、“情”上解,抓细抓实“民呼我为”工单办理工作,将群众反映诉求解决作为常态化“三服务”工作重要抓手,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和美、越过越幸福。

今年以来,大渡口区“民呼我为”累计收集群众上报事件5303件,已办结5265件,办结率达99.3%,按期答复率、回访核实率均为100%,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市民和企业、个体户可在重庆市“民呼我为”平台反映问题

从“事”上办 分类施策提高办理实效

“群众呼声是第一呼声、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全区落实及时受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加快对工单的受理,在市级要求的时限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长。”大渡口区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群众反映的事实清楚、权责明细的工单,大渡口区力争接到工单当日办结。目前全区各承办单位整体办理时限不超过5个工作日。

对于难点问题,大渡口区依托常态化“三服务”机制,对群众评价不满意的事项做好台账、重点督查、定期回访。同时,针对一些形成时间长、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办理难度大的群众诉求问题,首接单位及时联系群众掌握问题产生的原因、现实情况、困难表现以及制约问题的主要因素,多方联动打通堵点,全力推动问题解决、矛盾化解、隐患消除,多举措助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制”上立 夯实基础提升办理质量

据悉,今年“民呼我为”工作被纳入全市“885”民生报表,每季度进行赛马比拼、晾晒排位。为推进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大渡口区充分运用常态化“三服务”工作约谈倒逼机制,每月对办理质效排名靠后的单位开展约谈,区委常委会每季度专题研究“民呼我为”工作,并将其工作成效纳入“红旗单位”“灰旗单位”评选,对连续三个月被约谈的单位,直接评为“灰旗单位”。

在“问题研判分办、限时受理办结、回复意见审查”办理环节,大渡口区推行“月通报、年度考核”两项结果运用,贯彻落实“3+2”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对办理工作的全流程督促指导。同时,实施联动工作机制,建立村社、镇街、部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实行问题联查、信息联享、工作联管、会议联开、责任联担,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动、前后联动,凝聚“事共管、难共解”治理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群众反映问题解决。

从“情”上解 用心倾听实现民声直达

当前,大渡口区可通过12345热线或者渝快办“民呼我为”平台,倾听群众反映声音,了解社会热点。各部门针对群众诉求,跟踪舆情导向,对症下药,高效解决涉及安全生产、城建交通、生态环境、教育医疗、文旅产业等方面问题。

“解决一件件群众关切的‘小事情’,形成增进民生福祉、释放内需潜力的‘大效果’。”通过“民呼我为”平台办理,大渡口区形成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以个例解决推动相关事项批量解决,达到排查一起、整改一批、触及一类、规范一批的目的。

此外,大渡口区还在“民呼我为”平台以网上建议征集、热线联系等形式与群众沟通,倾听更多民声、民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民呼我为”工作没有终极版,只有进行时。大渡口区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作风,用更快速的响应、更高效的办理、更暖心的服务,把“民呼我为”打造成“对接群众需求、反映群众心声、值得群众信赖”的平台,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大渡口区第三次创业新征程添砖加瓦。

廖雅尘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