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重庆电力:向“新”而行 向“质”探索
04-26
国家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暨2024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锚定战略目标、保持战略清醒、坚定战略自信、争取战略主动,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围绕目标,奋辑前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正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坚持“高格局、高标准、高效能”,加快电网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合川双槐储能项目。王成学 摄
电网发展提档加速,加快低碳转型步伐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国网重庆电力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扩大外电入渝通道,加速打造500千伏“双环两射”网架,进一步提高重庆能源电力保障水平。去年8月,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开工,线路全长2290千米,起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换流站,止于重庆市渝北区渝北换流站。工程投产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清洁能源电量超180亿千瓦时,超过重庆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预计“十四五”末,重庆的跨省跨区输电能力由当前的820万千瓦提升至1600万千瓦,融入全国电力资源配置平台。
推进绿色转型不仅要着眼电网侧,还要在供给侧、消费侧各侧发力,不断培育壮大绿色创新新兴主体。今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更好适应海量分散主体友好接入,实现全过程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提升电网互动适应性,满足多元场景需要。“十四五”前三年,重庆市电源装机新增56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新增204万千瓦,占比36%。
国网重庆电力推进充电设施基础建设,积极服务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大充电新技术场景应用力度,持续提升充电设施运维质效,为市民驾驶新能源汽车畅行山城保驾护航。截至目前,累计安装3785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投用V2G充电桩(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充电和放电设备)415个。同时,推进重庆市数字能源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支撑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等业务场景的运作,提升系统灵活互动能力,服务“数字重庆”建设。
新型储能迎“风”追“光”,释放澎湃动力
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国网重庆电力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推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发展,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截至2023年底,全市投运永川松溉、两江龙盛等6个集中式新型储能项目,装机共计84万千瓦/168万千瓦时。
低谷充电,高峰放电,仅需2小时就可储满48万千瓦时电量,一次储存电量可满足6.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在重庆市合川区双槐电厂西侧,一个个白色的储能电池舱整齐排列,它就是西南片区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重庆合川双槐储能电站,装机容量为240兆瓦/480兆瓦时。
“新型储能电站如同一个大型‘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从电网充电,在用电高峰时给电网放电。”国网合川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7月投运以来,截至2024年3月23日,电站实现充电332次、放电339次,放电电量1.2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69万吨,对电网侧清洁电能储存消纳、降低碳排放有显著效果。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