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城口:村美民富产业兴 宜居宜业新画卷

05-09

初夏时节,走进城口县修齐镇白果村,宽阔平坦的硬化路通达四方,整洁精致的农房庭院错落有致,村民们闲庭信步,尽享乡村美好风光。

▲城口县高观镇双竹村荷塘美景

近年来,城口县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拓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奋力绘就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的新时代和美乡村画卷。

生态优先 提升乡村宜居底色

“现在村里的变化太大了,房屋改造了,公路修好了,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城口县修齐镇白果村村民感慨道。

▲城口县老腊肉加工坊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近年来,城口县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三个革命”,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建设,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城口成功创建了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30个、市级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3个,逐步实现了村容村貌“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产业兴旺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近年来,城口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态、乡村、文化、农林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巴山彩叶”“中国亢谷”等文旅IP,推出红色旅游经典线路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条,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实走深。数据显示,该县今年一季度过夜游客达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

据城口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还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累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8万亩,年产量达1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5亿元;建成老腊肉生产基地(坊)215个,年销量突破1万吨,年产值超10亿元。

乡村治理 擘画和美乡村图景

“老杨,我们想在镇上找点活干,你们有没有办法……”近日,在城口县高楠镇“老杨话楠事”群众说事处,四五名村民正寻求基层解事员杨常发的帮助。

▲城口县周溪乡议事点

为更好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近年来,城口县坚持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明通镇打造“乡贤说事”、岚天乡打造“乡村会客厅”、鸡鸣乡打造鸡鸣茶话室……城口各乡镇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持续深化“群众说事、干部答题”等探索实践,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如今,行走在城口县的乡间沃野,目之所及皆是“村净、景美、人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陈湘壹)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