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定位下 “身边厨房”的苦与甜
——重庆日报记者探访部分社区食堂生存状态
午餐时间,环卫工人到愉百家惠民食堂就餐(摄于九月十四日)。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为社区居民提供餐食,乍看是件小事,其实是关乎群众幸福指数的大事。
近年来,社区食堂以其菜品丰富、价格优惠,逐渐成为不少居民用餐首选。然而由于其公益定位,价格低廉、利润微薄,社区食堂的经营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社区食堂经营现状如何?又该怎样在坚持公益定位下实现可持续经营?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对我市部分社区食堂进行走访并采访了相关专家。
样本一:北碚两江名居社区的愉百家惠民食堂
立足公益性定位 靠企业补贴维持
工作日临近中午12点,位于北碚区蔡家岗街道两江名居社区的愉百家惠民食堂内饭菜香气四溢,已有不少居民在门口等着开饭。记者看到,食堂大门口上挂着醒目的海报,上面写着:“二素一荤一汤,9元一份”。一群穿着工作服的环卫工人结队而来,正准备进去用餐。
原来,愉百家惠民食堂自2020年4月正式对外营业以来,就为辖区内的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每天中午还会提前为他们预留座位。店内设施干净整洁,午餐分量十足,有红烧茄子、粉蒸肉、酸豇豆炒蛋、炒花菜等近10个菜品,要是吃完了不够还可以免费添菜。
据介绍,愉百家惠民食堂由愉百家(重庆)超市管理有限公司经营,辐射周边5个小区居民。2019年,正值愉百家超市在两江名居社区经营近十年,他们向社区党委提出“开设社区食堂,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的想法,得到社区党委的支持。
公益性定位是该食堂的重要特色,食堂运营过程中,在保证食材品质、口味的前提下,以更优惠的价格给群众实惠。
“9元一餐,我们几乎是成本价在运营。”愉百家惠民食堂副店长杨小琴说,现在每天要准备150至200份餐,每份套餐售价在9至10元之间浮动,就餐人员有附近的个体摊贩、公交车司机,也有上班族和老年人,他们都对食堂赞不绝口。
开业两年多来,食堂运营情况如何?愉百家(重庆)超市管理有限公司行政部副经理雷超告诉记者,从开业到现在,几乎没有盈利,光去年一年就亏损了差不多17万元。
“惠民食堂设计之初就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出于公益心和企业的社会责任。”雷超称,开设社区食堂为的就是深入社区、服务社区,这是涵盖在公司整体的工作计划之中的,其运转主要靠公司的整体经营来补贴,将是一项长期性的业务。
样本二:两江新区的金渝惠民食堂
社区聘请企业运营 盈亏难以平衡
去年9月,金渝惠民食堂作为两江新区金山街道的首个惠民食堂正式开业。食堂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可容纳80余人同时就餐。
“食堂开业前我们就全面征集辖区居民、周边企业员工的意见建议,争取在食堂配套、菜品品类、服务质量方面,让群众满意。”金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惠民食堂所在的叠彩城小区位于金山街道金渝社区,社区里老人就占了四分之一。只要是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到社区办张卡,在食堂吃饭即可享受八折。
此外,金渝社区靠近奥园社区,两个社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周边区域写字楼、商圈比较集中。建设伊始,街道便考虑要为附近居民与上班族用餐提供便利。
惠民食堂的菜单上,餐品主要分为早餐与正餐两大类:早餐有蒸品、粥、蛋、甜品等,正餐则有盖饭、家常菜、凉菜、特色菜等。一份一荤一素的套餐12元,吃完了也能免费加菜。
具有公益属性的社区食堂,承载着民生大文章,其经营自然有讲究。事实上,金渝惠民食堂也很难做到盈亏平衡。
食堂运营方重庆可蕊特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食堂采取的是“三方联动,四方参与”的经营模式,主要由社区搭建利民平台,聘请可蕊特公司具体运营,由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共同参与食堂监管,确保食堂公益性质长期不变、市场化运营稳定有序。
然而,开业一年多来,由于受到疫情影响,金渝惠民食堂实际的营业时间大约只有半年。可蕊特负责人表示,惠民食堂本就价格低廉,利润微薄,目前没有任何盈利。
样本三:垫江县的红光社区爱心食堂
由社区主导 半年多来盈利5000元
今年3月,垫江县桂溪街道红光社区爱心食堂开门营业。该食堂目前以订餐为主,每天按量采购食材。
“爱心食堂有厨师和配菜员各一名,订餐量大时会请附近居民来帮厨、社区网格员送餐,实在来不及就喊外卖小哥送。”红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陈晓燕介绍,社区开设爱心食堂,不仅为周围居民吃饭提供了一种新选择,还解决了社区干部、小区物业公司职工的就餐难题。
食堂的用餐价格也因服务对象而定,属于民政补贴对象的,2元一餐;不在民政补贴范围内的,如60岁以上老人,10元一餐;其他居民就餐为12元一餐。配送费均为2元,两荤一素一汤,每一顿菜品都有变化。
陈晓燕说,除开所有的开销,社区多数时候需要每月补贴食堂1000元左右,总体能够持平,有时还有盈利。
盈利部分主要来自外部订餐。“常常有一些社会组织到社区来搞活动,他们有用餐需求,往往都是找我们订餐,毕竟食堂干净卫生。”陈晓燕说,这半年多来,食堂总计盈利了5000元左右。
当地不少居民点赞:“红光社区爱心食堂不仅暖了居民的胃,还暖了大家的心。”
专家声音>>>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重庆市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类延村:
进一步丰富社区食堂举办主体
从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社区食堂具有公益惠民的特性,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具有积极的保障意义。社区食堂在一定程度回应了社会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升了特定群体的幸福生活指数。
从社区食堂的举办主体和运营方式看,政府、社区、企业、物业和居民形成了共建共治的格局,差异化定价也有助于社区食堂的发展。社区食堂该如何实现可持续经营?首先要遵从市场发展规律,在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优化共建格局,鼓励企业等更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承担社会责任,丰富举办主体的多样性。
同时,应强化对社区食堂的公益性定位,特别是要对老人、残疾人等进行精准开放,实施适度补贴;同时鼓励探索自立发展的路径,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为社区食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要鼓励丰富经营形式,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拓展对其他社会主体提供服务,实现服务供给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