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16位摄影师在城口“寻乡” 以影像为乡村振兴鼓与呼

    重庆日报 赵迎昭 郑宇

    POST TIME:2022-10-04 07:05:22

    ▲城口县厚坪乡龙盘村,创作团队成员正在记录拍摄当地村民的生活。

    ▲城口县厚坪乡龙盘村,创作团队成员正在认真投入地拍摄乡村景色。

    ▲城口县厚坪乡龙盘村,创作团队成员正在山间小道上穿行。

    ▲城口县厚坪乡中心校,创作团队成员正在记录拍摄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城口县厚坪乡龙盘村,创作团队成员用无人机拍摄记录乡村新貌。

    ▲城口县厚坪乡龙盘村,创作团队成员正在分享拍摄的照片。

    ▲城口县厚坪乡龙盘村,创作团队成员正在和村民沟通了解乡村故事。

    ▲城口县修齐镇枇杷村,创作团队成员正在拍摄当地举行的农民丰收节。

    ▲城口县咸宜镇明月村,创作团队成员正在记录拍摄当地产业发展情况。

    高唱《孤勇者》的小学生、庆祝丰收的农民、返乡创业的青年……9月22日至30日,参加“寻找重庆乡土风景与风物计划”(以下简称“寻乡计划”)第二站的16位重庆摄影师,深入城口县咸宜镇明月村和厚坪乡龙盘村,生动记录乡村振兴的进程和成果,展现了村民浓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9月28日清晨,灰色的天空逐渐透露出一丝光亮。随后,天空逐渐变蓝,白云开始翻滚,阳光愈发温暖起来。

    上午,记者坐上南岸区文联副主席、摄协主席秦文的车,和摄影师张先正、万宸瑜一路,在龙盘村弯弯绕绕的山路上走走停停,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核桃、板栗、冬桃、苞谷,以及悄悄啃食核桃的小松鼠。一路风景,一路惊喜。摄影师们将如何记录这般美好?

    “先正,你把这些公路上的板栗拍一下,要把公路护栏拍出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公路上,一地板栗引起了秦文注意。停车后,他先请张先正前去拍摄,后又自己进行拍摄。

    摄影师黄祖伟的拍摄别出心裁。他和摄影师王柳桥一路沿着石溪河,向源头溯源,最终在一个溶洞里看到了涌出的汩汩清泉,找到了石溪河的源头。他说,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时代在变,但山还在这,水还在这,“我们的寻访,是寻访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寻访人能够生存和繁衍的根基。”

    摄影师们各有分工,有人拍民居,有人拍物产,有人拍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人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动人故事。女摄影师邓旋告诉记者,她拍摄了返乡创业、推广当地原生茶叶的企业家,守护千年红豆杉的村民等,感受到城口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正是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底气所在。

    “寻乡计划”由重庆市新闻摄影学会、重庆日报文旅副刊部、重庆市大渝乡村振兴研究院、重庆市复归文化艺术研究院、重庆市餐饮协会小吃专委会、巴渝怀良重庆风物研发中心牵头发起。8月,本报曾对“寻乡计划”首站——巫溪县兰英乡西安村的驻村拍摄进行了报道。

    该计划组织策划观察员戴伶介绍,和首站相比,在城口开展的第二站,无论是拍摄团队规模还是拍摄时长,都有了增加。其中一个明显变化是,第二站中有了拍摄地摄影师的加盟,他们是城口县摄协主席王荣、常务副主席王成均、秘书长谢险峰。“通过创作影像作品,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共创共建美丽乡村。”戴伶说。

    “我们是在记录、表达、传播乡村振兴这一时代命题。”市摄协副主席、艺术专委会主任刘宏毅认为。对此,“寻乡计划”联合策展人、复归研究院影像部部长王远凌深有同感:艺术家应该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第一线,火热的生活场景会激发创作欲望,让创作思路更加完善,相信“寻乡计划”摄影师们会继续坚定前行。

    获取第一手资料,建立乡村影像库;举办摄影作品展,出版相关书籍,并以此为平台,吸引更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文旅融合,“寻乡计划”的拍摄之路还有很长很长……

    本版稿件由记者赵迎昭采写,图片由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编辑:谭珩玥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