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武陵水岸,区老年太极协会会员在展演太极扇(摄于4月25日)。特约摄影 杨敏/视觉重庆
本报记者 张莎 实习生 王凯
目前,60后群体已陆续进入退休生活,开启人生后半场。不同于“传统老人”,许多“60后新老人”的追求已从单纯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扩展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10月4日是重阳节,本报近日邀请老人、有关部门、专家对话,围绕新型养老说现状、谈期盼、聊展望。
聚焦
更独立更“会玩”
“这届老人”有点潮
精致的妆容、苗条的身段、时尚减龄的发型,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钢堰社区居民张永礼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舞蹈“发烧友”、爱看直播购物的“点赞狂魔”、不化妆不出门的“高龄少女”,这是张永礼给自己贴上的“标签”。
60出头的张永礼是家中幺女,和老母亲居住在一起。张永礼坦言,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妈妈、大姐和大哥那届“传统老人”和自己这代“新老人”在心态上有一定差异——现在的她更追求自己的生活,不愿意再围着儿孙转了。
几年前退休后,张永礼就迫不及待在大渡口区老年大学报名民族舞班,从零开始圆年轻时的梦,走向梦想的舞台。
“我从小就是文艺积极分子,但始终缺乏专业辅导。退休以后有时间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立马为了梦想报名参加培训班去!几年练下来,现在的蒙古舞《酒中舞》、藏族舞《草原上的卓玛》很能拿得出手了!”
从一个手姿、一眼韵味的模仿,到高阶版的劈叉、下腰、压腿……张永礼每周两次“上学”雷打不动,从舞蹈中找回了青春。能舒展身姿舞上一曲,收获满满的掌声,她内心非常自豪。
第一次受邀参与正式演出,是她步入老年后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第二个“高光时刻”来自童言无忌的赞扬。张永礼在社区组建了一支舞蹈队,自己当老师教几十位老年人跳舞。“有好几次,同龄舞伴的孙子大声叫我‘阿姨’。虽然嘴上告诉他‘不是阿姨是婆婆’,但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张永礼坚信,老年女性不一定是暮气沉沉的,也可以是精致漂亮又优雅的。平日里,她特别爱美,对于哪套衣服搭什么首饰、配什么妆容,都有自己的一套。
随着逐步开启老年生活,使用智能手机也不再是张永礼这类“新老人”的障碍。
“我学习强国有9000多分,衣服多在网上买,我还喜欢看直播购物,家里人说我是‘点赞狂魔’。疫情期间当志愿者,我主要教别的老人用健康码。”
张永礼感叹,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这届老年人就是要活出“潮”生活。
政策
助力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重庆将这样做
重庆市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696万人,占常住人口21.67%,老龄化程度排全国第五。老年人数年均增长20万,年均增幅4%。
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丁国富表示,许多60后已从单纯追求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扩展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如何满足“新老人”的新梦想、新需求?市委、市政府于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有不少内容涉及这一块。
丁国富介绍,在助力老有所乐方面,我市将统筹完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置适宜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场所;支持街道及社区推出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活动及服务;发展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支持老年人参加体育赛事、健身运动会。
同时,我市还将发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俗节庆、遗址遗迹等资源优势,打造一批老年人喜爱的旅游品牌;培养服务老年人的基层文体骨干,提高老年人文体活动参与率和质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退休了,上学去!老有所学是许多“新老人”步入人生后半场的精神追求。丁国富介绍,目前全市建有老年教育机构1400余所、各级各类老年大学58家,已实现区县全覆盖,然而依然供不应求。
下一步,我市将鼓励多元主体共建共享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开发适合各年龄段老年人需求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鼓励职业院校参与老年教育,开展社会培训;积极探索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等模式,鼓励老年人自主学习,支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团队。
在老有所为方面,丁国富介绍,我市一方面将发挥老年人作用,比如根据不同层次低龄老年人需求,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就业专项活动,搭建老龄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鼓励各区县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将搭建老有所为平台,动员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
观点
推动养老产业升级
这是一个巨大契机
重庆市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人囗学会秘书长刘国辉认为,大批60后跨入老年人行列,无疑将从许多方面刷新传统的老年、老人、老龄社会等概念,改变基于旧有观念而形成的养老观念、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
精准聚焦“新老人”目标人群,拓展养老内涵、扩大养老供给、升级养老服务、做强养老产业、激活银发消费,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待破解。
刘国辉说,目前,60后最大的62岁了,最小的也53岁。“与40后、50后相比,60后快速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他们的收入普遍较高,养老金和退休金几乎逐年上涨,实现了经济独立和自给自足,具有强烈的消费意愿、充足的消费底气和强劲的消费能力,消费模式正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他们懂数码科技,会时尚穿搭,他们以文会友、才艺交流、体育健身,热衷于插花、弹奏乐器、摄影、做瑜伽、学外语、做短视频主播、骑行等热门项目,展现出崭新的精气神。”
刘国辉认为,“新老人”是“有钱有闲,更潮、更懂、更会玩”的一代。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是他们的消费需求,也正是推动养老产业全面升级的巨大契机。
刘国辉表示,未来的“银发经济”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也包括长期照护、健康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家政服务、养老金融等服务消费,还有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属于“诗和远方”的新型消费,以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产品和服务,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
他建议,应针对“新老人”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深耕、细分养老产业以及涉老产业,创新老年康养模式,开发适老化产品,发展老年自驾旅游、老年新潮体育、老年在线教育、老年智慧娱乐等消费新业态,提供有效供给、精准服务,为“新老人”的养老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