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周溪乡: “小菌菇”长成富民兴乡大产业

新重庆-重庆日报

18小时前

▲鹿坪村食用菌产业基地

▲工人们正在采摘菌菇

初夏时节,走进城口县周溪乡鹿坪村食用菌产业基地的育菌大棚,依靠海拔优势,这里反季节种出的一根根菌棒正处于出菇状态,平菇长势饱满。未来这里将实现年产1500万袋菌袋生产的规模,成为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平菇基地,年产值超5亿元。

小小平菇为何能成为当地的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产业,扎实走好山区强县富民之路。”据周溪乡党委书记张秀林介绍,按照市委对城口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山区库区强县富民和现代化”的要求,围绕县委“三县一城一枢纽”战略目标,在充分论证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周溪乡将平菇定位为“一乡一品”首位产业,并以此作为“两山”转化桥梁,“鲁渝协作”典范,“共同富裕”实践,探索出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后天发力”用足“先天优势”

这是绿水青山的精彩回响

绿浪如海,青山如画。5月,自城口县城向周溪乡行驶,穿行在大巴山南麓余脉,一路层峦叠翠,薄雾氤氲。镜头拉近对准鹿坪村毛坝子,青山之间只见一座占地300亩的食用菌产业基地镶嵌其中,绵延2公里的槽谷内数百个大棚令人震撼。

据鹿坪村平菇产业基地企业主,中辰菌鼎农业发展(重庆)有限公司负责人赵辰介绍,在2023年到此考察的第一时间,他就被周溪乡良好的生态所吸引。

周溪乡位于城口九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南大门,生态资源极其丰富,海拔高差明显,气候适宜,大小河流遍布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76%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可达24000个/立方厘米,气候、生态资源独特,是大巴山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为食用菌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海拔和水资源的先天优势是吸引我们投资的主要原因。”据赵辰介绍,每年6至9月,因气温原因,食用菌市场会出现缺货状态,且需求量大价格高,一直是该企业产业体系中的薄弱一环。而鹿坪村平均海拔1400米,夏季气温保持在10—30度,适宜食用菌反季节生产,可为企业形成市场错位竞争力。

“其次,食用菌的生长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喷水。”赵辰表示,这里海拔1500米的高山天然山泉水,为生产出菇型好、口感好的食用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天然无污染的山泉水更让消费者放心。

2023年6月,中辰菌鼎年产1500万袋菌袋生产项目正式落地周溪乡,预计总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1800万袋食用菌菌袋自动生产线一条,出菇大棚500亩,实现年产值超过5亿元。

“输血造血”迈向“合作共赢”

这是鲁渝协作的深化升级

产业落地,立竿见影。

“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日产平菇2万斤,销往云南、贵州、四川、广州、江苏、湖南等10余个省市,覆盖方圆1千公里市场。”据张秀林介绍,除了项目带来的直接收益,周溪乡更看重项目带来产业兴起的造血能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乡村振兴也需要产业造血的长久灌溉。作为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产业振兴也是周溪乡做好鲁渝东西部协作道路上的重要抓手,而来自山东的中辰菌鼎年产1500万袋菌袋生产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临沂持续加大协作资金支持城口产业发展力度,聚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产业链开发,依据对口帮扶地区农业产业规划及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培育了一系列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工则工,以点带面推进产业发展。”据临沂市东西部协作挂职干部、城口县副县长吴鹏介绍,和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输血不同,利用临沂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采用引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主导产业的模式,更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作为深耕菌类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过去发展历程中,我们已探索总结出了菌类产业的生产、销售、技术等经验,创造出业内公认的发展模式,并在河南、甘肃、山东多地有成功案例。”据赵辰介绍,结合企业发展,随着前端院士工作站设立,加工端70—80款产品的引进,后端电商公司开办,按照统一育种培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市场销售等方式,未来将推动全乡乃至全县菌菇产业发展。

除此之外,企业本身也将实现在地合作共赢。据赵辰透露,通过总部搬迁,资源整合的方式,中辰菌鼎农业发展(重庆)有限公司计划实现借壳上市,有望成为城口第一家上市企业。

“联农带农”实现“共建共享”

这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民增收是目标。”在张秀林看来,食用菌产业不但是生态产业、协作共赢产业,更是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

手持两张“卡”,一张芯片卡打卡上班,一张银行卡每月固定工资划账。在鹿坪村,今年52岁的村民罗学元生产生活都有了新变化。“我们夫妻两个都在食用菌公司务工,二儿子在县城上学,周末也能到这里干活。”罗学元介绍,从中辰菌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去年9月投产以来,他的家庭每月都可获得近万元的收入,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务工有工资,土地还有租金,集体实现分红,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群众持续增收。”据鹿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庆朋介绍,鹿坪村以土地入股方式同中辰菌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利益联结,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直接惠及农户57户,每年增加农户土地流转收入20万元。依靠食用菌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特性,解决过全村400—500人的就业问题,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每年为鹿坪村委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我们带动周边村民致富,不仅仅是吸纳就业这一条途径,公司还将与当地政府合作,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支持农民包大棚、学技术、种蘑菇,提供技术培训和兜底保障,建立食用菌购销平台,降低运营生产成本,减少村民自找销路、直面市场风险,走出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新模式。”赵辰表示。

一子落而满盘活。周溪乡更将食用菌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成为当地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有效抓手。

“除了复制扩大种植规模,我们还计划在全乡大力发展食用菌快销食品、调味品等加工业,推动食用菌产业向深加工转变的基础上,推动采摘、餐饮休闲、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培育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食用菌产业链。”张秀林表示。

刘钦 龙搏 摄/唐小江

编辑: 李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