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8848.86米!梁平登顶珠峰第一人:希望我的家乡被更多人看见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潇

2天前

5月21日10时35分,梁平籍企业家、登山爱好者刘应安成功征服了海拔高达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南坡。他自海拔5430米的半脊峰起步,相继攀越了海拔5588米的那玛峰、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以及海拔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

▲刘应安在世界之巅为家乡举起旗帜。受访者供图

经过不懈探索与努力,终于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作为第一位登上珠峰的梁平人,屹立于世界之巅时,他挥舞着两幅旗帜,旗帜上分别印有“重庆·梁平 勇攀高峰”与“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重庆·梁平”的字样,向家乡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祝福。

5月28日,重庆市梁平区都梁广场迎来了这位嘉宾的回乡探访。在众多旗帜、横幅与鲜花的簇拥下,这位身高1.8米、年届48岁的男士谦逊地表示:“能受到如此隆重的欢迎,我深感荣幸,由衷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

在爱与痛边缘,探索热爱的边界

当日,刘应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怀揣着攀登高峰的梦想,他进行了充分的行前准备工作。4月15日,他启程从故乡出发,途经成都转机,最终于4月18日顺利抵达尼泊尔的卢卡拉机场。之后,刘应安进行了为期11天的第一阶段训练,这一阶段他历经了从卢卡拉机场至珠峰大本营,再至罗布切的艰苦拉练,其间更是挑战性地攀升至6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随后又返回至大本营……这一系列高强度的训练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他的体能水平,同时也为他后续的攀登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登顶路上。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放弃也许比坚持更难。”刘应安坦言,攀登珠穆朗玛峰绝非易事,它既是对生理极限的挑战,也是对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在攀登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几具遗留在冰川中的遗体,深切感受到了登山的残酷无情,甚至曾陷入冰窟窿的险境,一度命悬一线,但尽管面对重重困难和挫折,他也曾心生退意,几度想要放弃。然而,挫折并未能阻止他前行的步伐,更无法磨灭他对于登顶目标的执着追求。最终,他选择坚持下去,凭借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成功战胜了种种困难,迎来了胜利曙光。

▲刘应安在攀登过程中留影。受访者供图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5月21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尽管身处高原缺氧的恶劣环境,他仍然坚定地完成了预定的拍照任务。这些照片不仅是他对这次登顶经历的珍贵纪念,更是他给予儿子的鼓舞与激励,希望能传递梦想的力量与坚持的意义,我深信,只要心中有所向往,就应勇敢追求并努力实现。”

刘应安表示,登顶珠峰,既是他对自己许下承诺的兑现,也是他对梦想最真挚的告白,对他而言,登山精神,即为勇攀高峰之意志,也是敢于自我挑战、追求卓越之品质。尝试登山近10年来,他不断挑战自身潜能与极限,敢于尝试看似难以企及之任务,直至将心中愿景化为现实,也正是这个光荣的挑战的完成,让他成为了一束光,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征程。

从家乡获取勇气,为梁平预制菜“代言”

谈及选择登山的原因,刘应安坦言,自幼在重庆梁平成长的经历让他对山峦抱有与生俱来的向往,他回忆道:“我幼时居住的地方,能够眺望到梁平的顶山,自小我便对‘山的那一边究竟藏着何种景致’怀有浓厚的好奇心,随着年岁的增长,儿时脑海中的那份好奇便转化为了攀登高峰的不竭动力。”

▲刘应安为梁平预制菜代言。受访者供图

谈及登山途中的饮食安排,刘应安表示,鉴于天气多变与地形复杂的特点,食物的携带与消耗均面临重大挑战。因此,整个登山过程主要依赖预制菜来提供所需的能量。在最近的珠峰登顶之旅中,刘应安特别携带了中国西部知名预制菜品牌“重庆·梁平”的旗帜,并在山顶留影纪念,意在借此次机会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家乡特色美食的魅力,“在登山及户外探险活动中,我们常能见到日本预制食品的身影,而中国品牌却鲜少为人所知。此次登顶,我怀揣着展示中国品牌的初衷,希望更多人能够认识到我们在这一领域同样有所作为,并且有能力做得更好。”

“希望今后,有更多人能够带着梁平的预制菜登高,从家乡的味道中获取身体机能的补给和心理层面的鼓励。”刘应安希望家乡的预制菜产业可以走得更远,“期待梁平的预制菜能够在中国市场上拔得头筹,并进而迈向国际舞台,成为全球预制菜的佼佼者,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品牌如同能攀登上珠穆朗玛峰般,屹立于世界之巅!”

极限运动,需要以科学为底色

如同一只蝴蝶要经过痛苦的挣扎才能从茧中挣脱一样,人类也需要经历各种挑战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刘应安是强者,不仅在于他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更在于他在努力实现梦想的同时,始终保持着踏实和谨慎的态度。

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是刘应安的攀登哲学,也是他对其他运动爱好者的建议。在他看来,要挑战极限,必须重视日常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而不可盲目试险,否则便是对生命的辜负,也是对登高精神的背离,“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心中有数才出发。山是征服不了的,我们要敬畏它。”

▲一路上,刘应安看到了种种美景。受访者供图

“不要冒进,靠运气和赌气是不可取的。要带着敬畏自然的心态,走进山,接近山,让山接纳我们。”刘应安认为保持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至关重要,在他看来,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摇篮,挑战自我,不应该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更不可以亵渎自然,“人可以不断征服自我,但不可以抱着征服自然的目的进行极限运动,这样的价值观将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挑战自我、超越困境、点亮人生的道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追求,刘应安正是这样做的。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他培养了强大的意志力,也磨砺了能吃苦的精神。当被问及未来的打算时,刘应安透露了他的“7+2”计划:登顶全球七大洲最高峰以及徒步南北极。他希望能在60岁之前完成这一壮举,“尽管我无法预知最终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但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方向。”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