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周刊|重庆以“小切口”推动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大治理”——将群众“吐槽点”变成治理“落脚点”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周尤

1天前

▲九龙坡区纪检监察干部走进群众家中询问惠农补贴发放等情况。九龙坡区纪委监委供图

▲南岸区纪检监察干部在枇杷种植基地了解情况。南岸区纪委监委供图

▲沙坪坝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回龙坝镇梁滩桥村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沙坪坝区纪委监委供图

核心提示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坚持向基层延伸,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瞄准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开展集中整治。”今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重庆市纪检监察机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紧扣“群众有感”,直达民意“选准题”;紧扣“部门有为”,同频共振“答好题”;紧扣“治理有效”,常治长效“答好题”,健全完善“群众点题、部门治理、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机制,以“小切口”推动民生领域“大治理”,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到冻品市场来进货,不用像以前那样到处找位置停车了。”“解决了停车难题,生意都要好一些了。”近日,一火锅店老板到渝南冻品市场进货时,看到改建的停车位后,开心地与临街商户交谈。

南岸区渝南冻品市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是该区纪委监委在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时,通过“点题”形式“派单”监督的生动案例。截至目前,该区已精准“派单”监督发现各类民生问题77个,推动整改60余个。

群众点题,纪委派单促部门治理,在重庆已成为常态。今年初,重庆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常态化开展“小切口”推动民生领域“大治理”工作指导意见》,在总结去年“十大领域找切口 纪检监察促治理”专项行动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完善“群众点题、部门治理、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的民生领域治理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紧扣“群众有感”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重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取得更大成效。

开门问计“选准题”

广泛搜集民意做好民情“分析题”

“房产证一直办不下来,心里悬吊吊的,住在这个房子没有一天是踏实的。”去年5月,南川区委巡察办在白沙镇巡察走访时,收到了不少入住农村集中居民点农户反映“强烈要求办理不动产权证”的意见。

收到群众的意见后,南川区纪委监委紧盯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中的服务举措、办证进度、难点堵点等内容,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推进问题解决。此后,区政府出台了《南川区农村集中居民点办证遗留问题处置化解工作方案》,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村委会告知我们房产证已经办好,只要简单完善下手续,就可以去领了!最近在外地,等忙完这段时间就回家领盼了多年的房产证!”近日,白沙镇分水村村民张承群对开展巡察回访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高兴地说。

民生领域点多面广,如何找准“小切口”,“开门问计”只是群众点题的一个举措。市纪委监委组建工作专班,深入綦江、南川等26个区县和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等7个市级部门走访调研,结合前期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治理的经验,理顺“收集—汇总—研判”的点题流程,明确线上线下做好民情“分析题”。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巡视巡察、信访举报、审查调查以及日常监督情况,“走出去”与“敞开门”多管齐下,广泛听取民声民意,确保找准“点题整治”项目清单。

九龙坡区纪委监委变“群众找”为“干部跑”,全区116名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大下访”工作,将接访“热线”延伸到厂房车间、项目建设一线,推动解决长安村等11个村灌溉用水难、六安工贸等11家企业招工难等“急难愁盼”问题。

线上问政也在同步开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市政府便民服务热线、“互联网+督查”等网络平台,广泛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黔江区纪委监委就在“清风黔江”微信公众号发布“民生问题专项治理,邀您来点题”主题文章,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

问题千头万绪,重点怎么定?

“去年我们对收集的问题进行商议、筛选,对典型性、系统性案件深入剖析,点对点指导基层找准就业创业、养老社保、乡村振兴等10个重点民生领域74类194个突出问题表现,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开展‘点题整治’。”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负责人介绍,基于这样的路径,市纪委监委带头打样,结合市委巡视发现的食品安全苗头隐患问题,将废弃食用油脂处理纳入今年全市民生领域共性整治项目。同时,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筛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本地区、本领域“点题整治”项目清单67个。

派单督办“解难题”

纪检监察机关与主责部门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今年以来,市人防系统梳理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与企业交往密切的关键行权“卡”点,针对性制定监管、防范等举措,系统整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这与纳入市级“点题整治”清单的项目息息相关。此前,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联合驻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北碚区纪委监委、南川区纪委监委等一体发力,严肃查处了市人防办原平战处处长赵某某、607地质队项目负责人刘某某等4人向企业索贿,破坏营商环境问题,追缴违纪违法款物1200余万元,7人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并上交了违纪所得。

结合案件暴露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将地矿、人防系统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纳入市级“点题整治”清单,督促主责部门压实责任,自查130个风险点,健全完善32项制度,推动行业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纪检监察机关、主责部门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是推动民生治理的有效路径。

沙坪坝区纪委监委聚焦整治征地拆迁领域造假骗取补偿款、权力运行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向主责部门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组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区纪委全会上述责述廉,区纪委监委全体班子成员到该领域调研督促以案促改促治工作,努力推动整改治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区征地事务中心等主管部门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紧盯清理丈量、设备评估等问题易发高发的重点环节,深入排查风险隐患,自查自纠问题31个,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工作流程》等20余项制度,切实规范权力运行。同时,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规范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使用、监督、考核、责任追究、退出机制,将弄虚作假的评估机构列入黑名单,努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为确保“答题”效果,市纪委监委还制定“周调度、月小结、季评估”机制,将各级各部门的“点题整治”项目细分阶段、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进度时限和工作措施,台账管理、挂图作战、打表推进。

按照时间表和任务图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实地调查、案件查办、纪巡审联动、“大数据”监督等方式找“切口”,奔着问题去,主动监督、靠前监督、精准监督,蹄疾步稳推进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严格评估“答好题”

闭环管理严格准入准出

“现在公租房办理比以前便利多了,申请‘一键完成’,还可以提前选户型、就近选小区,前后不到一周时间就走完所有流程,省了我不少时间精力。”近日,申办公租房的姚女士在接受涪陵区纪委电话回访时,对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给予好评。

在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中,涪陵区纪委监委聚焦保障性住房突出问题,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为突破口,通过涉权系统关联比对、线下入户勘察印证,清退违规租住112户,追缴租金14万余元,对审批监管不到位、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的3名干部予以立案审查调查,查处问责4人,督促主管部门全面清理,完善《涪陵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配租操作办法(试行)》等制度5项。

同题共答,答得究竟如何?除了回访受益群众,涪陵区纪委监委建立完善“监督—整改—查处—回访”闭环机制,采取“线上盲评+线下走访”方式对整治项目的“知晓率、满意率、支持率”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整治效果。

这不是个案。市纪委监委探索多渠道评价机制,在回访群众满意度、引入第三方机构打分的同时,建立完善“部门自评、分级评价、现场核实、综合评议”的评价流程,实现“点题整治”的闭环管理。

在去年的就业创业领域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问题专项整治中,市人社部门摸排劳务派遣单位2431家、涉及资金6.61亿元,发现10家劳务派遣单位涉及滞留资金132.46万元,全部推动限期合规使用。

市人社局在对照整治方案开展自评后,提出了“可结题完成”的自评意见,派驻机构结合日常监督掌握情况,给予多维评价。市纪委监委则会同主管部门,对治理项目开展联合督查,通过实地查访进行评估打分。“该项目不仅得到了服务对象的点赞,也得到了人社部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负责人说,综合各方评价情况,该治理项目顺利结题。“如果评价效果不理想,我们会给出明确意见,要求‘回炉’深化整治。”该负责人说,这也是闭环管理的内在要求,“‘点题整治’项目有严格的准入准出机制。”

顺利结题并非意味着治理结束,专项整治最终落脚点是为常态长效解决民生难题。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关键小事”,督促各级各部门贯通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监督责任,系统梳理日常监督、审查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10个重点民生领域74类194个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针对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5份,推动职能部门整改城市管理执法监管乱作为、违规租借保障性住房、窗口单位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制定完善了一批制度机制,实现了监督与治理同题共答、同频共振。

“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题会议精神,结合印发《常态化开展“小切口”推动民生领域“大治理”工作指导意见》,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在点题流程、压实责任、源头治理和社会评价等方面持续用力,分行业、分领域、分系统开展专项整治,推动重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取得更大成效。

编辑: 张信春   主编:罗静雯      审核: 商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