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2点前自助开门取件,你的包裹安全吗?探访重庆菜鸟夜间无人值守驿站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邱小雅

05-25

上班族早出晚归,回到家时,存放快递的驿站已经关门,急着用的快递包裹该怎么取?

2023年初,菜鸟驿站在重庆试点全国首批夜间无人值守驿站,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2点,提供自助取件服务。取包裹的市民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驿站门锁就能自动打开。

夜间无人值守驿站在重庆推行一年来,情况如何?自助取件是怎么完成的?顾客的包裹是否安全?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无人值守自助开门 不到5分钟即可完成取件

5月22日晚上10点,记者来到重庆南岸区天誉时代汇附近,街上大部分店铺已打烊休息,唯独一家菜鸟驿站虽大门紧闭,但灯还亮着。

走近一看,门上张贴了好几张提示,写着:自助扫码开门!

不一会儿,就来了一位刚加完班来取件的市民陈洁(化名)。只见她打开手机淘宝扫了一下门上的二维码,门就自动打开了。

随即,驿站内提示音响起:“您已经进入监控区域,请注意安全。”

陈洁根据取件码在8号货架找到了包裹,紧接着又在门口的高拍仪下扫条形码,便完成了包裹出库。推门而出后,门自动关上。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非常丝滑。

“从去年4月开始,这家驿站就有夜间自助取件了,一开始有点不习惯,但多来取几次就熟悉了。”在陈洁看来,这样的自助取件很方便,不用担心晚归快递站点关门而拿不到快递了。

▲晚上10点的夜间无人值守菜鸟驿站。记者 邱小雅 摄

当晚,在记者蹲守的两个小时里,大约有100余人前来完成了取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有人欢喜有人忧 部分老人表示“不会操作”

“此前站点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9点至晚上9点,过了晚上9点,客户就不能取快递了。”重庆南岸区天誉时代汇菜鸟驿站站长梁爽告诉记者,站点每天大约要出库700-800个包裹,白天能取走300个就不错了,大量包裹都是在晚上7点到9点期间完成取件,工作人员不得不守到深夜。

梁爽告诉记者,自上新“夜间取件”功能后,下午五六点工作人员就可以下班了。不仅如此,无人值守模式还能解决驿站工作人员白天上门送件,或者是春节等节假日人手不足的问题。

“以前可能担心快递堆积在驿站的问题,如今有夜间自助取件模式,顾客晚归也能取件,大大提高了包裹出库效率。”从事多年快递派送业务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相比快递柜驿站的优点其实更加明显,尤其是快递量特别多的时候,他都会选择放驿站,而且大件物品也挺多的,快递柜根本放不下。

但也有部分老人对这样的夜间自助取件表示不适应。一位居住在天誉时代汇附近的70岁奶奶告诉记者:“有了夜间自助取件,驿站的关门时间越来越早,晚上七八点想去取个快递,碍于不会操作只能作罢。”

夜间无人值守驿站在重庆已有400余家

对这种无人值守的快递驿站,也有不少人质疑:包裹会不会丢失?

记者在梁爽手机后台系统看到,通过云监控,可以实时看到驿站内的情况,一旦遇到异常情况,还会自动报警,“我们站点一共设置了13个监控,可以说是保证了无死角,就算有顾客拿错了后面也都还回来了。”

“在重庆推行了一年多,目前来看,丢失包裹的状况极少发生。假设包裹丢失,也会有相应的保险进行赔偿。”菜鸟驿站重庆地区负责人介绍。

菜鸟数据显示,像这样的夜间无人值守驿站,在重庆已经覆盖400多家驿站,目前还在大力推广中,以便利晚归人员夜间取件。

事实上,对物流企业来说,最后100米配送压力最大。从送得多、送得快转向送上门、夜间取件,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成了关键词。

近年来,菜鸟驿站持续围绕消费者的收货体验进行数字化升级,以取件效率、取件便利性、取件安全性为核心价值进行研发。

针对错峰取件,通过“闲忙状态”查看功能&营业时间显示,让消费者随时掌握驿站营业信息(地址、营业时间、位置),最优取件时间段,便于提前规划取件安排、缩短排队时间;针对取件效率提升,率先推广开放式驿站,取代传统式的站长代拿,节省取件时间;通过菜鸟APP查看所有取件码+上新货架地图功能,快速获取包裹位置,在驿站内实现快速取件。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