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两江观察|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潼南严寨村: “支部兴业”让村集体更有“钱景”

    重庆日报 赵伟平

    POST TIME:2023-02-04 07:09:42

    欧敏(左四)拿着喇叭在为村民讲解乡村治理积分兑换活动。(受访者供图)

    “马上就要立春了,每位支部委员抓紧组织村民翻耕土地。”

    “春节前,村里讨论决定今年要发展一批新产业,大家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带队出去考察。”

    2月1日上午11点过,在支部会上,潼南区宝龙镇严寨村党支部书记欧敏向村干部挨个布置工作。会后,她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了一行文字:2月1日下午,带领种植大户、村民代表到江津考察新品种玉米的种植效益;2月2日上午,带领大家到綦江学习安稳山羊的养殖技术……

    春节开工后,欧敏和村干部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发展产业上。“希望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把产业做大做强,让村民收入翻番。”欧敏说。

    而在几年前,严寨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却并不高,虽然是市级贫困村,但村里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有的不愿发展,有的人不敢发展,久而久之群众意见多,矛盾大。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先看‘领头羊’。”2018年10月,宝龙镇党委决定调整严寨村党支部,将农村本土人才、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之中,31岁的欧敏成为了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欧敏立马展开村情调研,一周内遍访完所有农户。了解到村里土地大量闲置,她鼓励大家发展产业增收,但磨破嘴皮子,没村民肯干。

    为获得村民的信任,欧敏和村干部商议制定了“12小时·24小时”工作制度——除重特大事件外,村民反映的问题在12小时内给出回复,24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努力,干群关系缓和不少。

    赢得信任后,一个新问题摆在了欧敏面前。由于严寨村地处偏远、土地破碎,没有企业愿意进村发展。

    “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帜!”欧敏说,只有通过“支部兴业”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其它企业见到效益后,自然会加入进来。”

    说干就干,欧敏带着村支两委外出学习考察,同时,把市农科院和区农委的专家请到村里来开展培训。结合当地特点,她和村干部多次商议后决定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种植的加工型蔬菜和柑橘。

    2019年,村集体创办了合作社,探索“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动员62户134名村民用土地入股,建起120亩辣椒、沃柑示范基地。

    辣椒丰收后,欧敏和村民一算账,除去人力、化肥等成本,每亩辣椒有5000元利润。当年,村集体增收48万元,村民户均增收近1000元。

    后来,村里又注册了“严妹子”电商品牌,欧敏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和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鸡蛋、鸭蛋、腊肉、柑橘等优质土特产。

    目前,在“支部兴业”的带动下,严寨村形成了“集体+农户”“订单+农户”“电商+农户”模式,发展起辣椒、柑橘等特色产业2600亩,村集体收入突破180万元,带动村民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因为带动效果明显,严寨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欧敏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编辑:李欣蓓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