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龙角镇中州岛。
重庆的江心岛是大山大江纠缠、碰撞的产物。它们为大山大水的重庆,增添了温婉、唯美和诗意,也是重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资源。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常年通过遥感影像对这些江心岛进行监测,并对部分江心岛的自然人文本底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千姿百态的江心岛。
“从长江入境的江津石蟆到出境的巫山培石,重庆境内691公里长的江面上,常年出露水面的江心岛主要有12个,地理爱好者称它们‘十二金钗’。”市地理信心中心副主任李静介绍说,这“十二金钗”,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中坝(江津)、温中坝(永川)、中坝(巴南鱼洞)、珊瑚坝(渝中)、广阳坝(南岸)、中坝(巴南木洞)、桃花岛(巴南)、南坪坝(巴南)、下中坝(涪陵)、坪西坝(涪陵)、皇华岛(忠县)、白帝岛(奉节)。
事实上,人们对这些江心岛的命名,也体现了重庆地理环境下独特的山水文化。比如这些江心岛中,叫“坝”的多而叫“岛”的少,体现出重庆人民对“平坝”的热爱:在这座到处是山的城市,人们但凡见到平一点的土地,就十分喜悦,统统起上个“某某坝”的名字。只有碰到像桃花岛、皇华岛、白帝岛这样高差很大的江心岛,才不得已称“岛”而不称“坝”。
大家不难发现,重庆人特别爱给江心岛起名“中坝”。重庆江心岛“十二金钗”中就有4个“中坝”。从字面意思讲,中坝就是指江中的平坝,表意明确,像极了重庆人耿直爽快的性子。
不过,在江河密布的重庆境内,江心岛并不是长江独有。涪江上就有琵琶岛、富金坝,沱江支流濑溪河上也有河心岛,还有一些随水势涨落而出现的季节性小岛,它们共同组成了重庆独特的江心岛资源。
市地理学会地理文化专委会主任张海鹏介绍,江心岛的形成绝非偶然,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与峡和沱等山水资源相生相伴。像广阳坝的上游就是铜锣峡和郭家沱,下游就是明月沱和明月峡;木洞中坝的上游就是明月峡和温家沱;鱼洞中坝的上游是猫儿峡和白沙沱。
除了长江中的江心岛之外,在嘉陵江、涪江、琼江等支流中,也有大量的江(河)心岛。他们主要受曲流的影响而形成,流淌在低山丘陵间的水流不断摆动,对凹岸不断侵蚀,对凸岸不断淤积,形成曲水流长的河曲地貌。河湾逐渐收缩成颈口,形成类似于渝中半岛最窄处鹅岭一线的“Ω”形颈口,经过一次次洪水的冲击或人工开凿干预,颈口会最终贯通,形成新的水流通道,河流也会截弯取直,从而形成一座曲水环绕的江心岛,比如合川涪江上的富金坝、荣昌濑溪河上的河中村等等。
一座座的江心岛,是巴渝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重庆重要的生态留白。
市地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何志明说,在远古时期,流水环绕的江心岛是天然的庇护所,能够阻挡岸上大型猛兽的侵扰,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栖身之所。像广阳坝就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石器及侧身屈肢墓葬,证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活动。
到了冷兵器时代,以钓鱼城为代表的半岛和以皇华岛为代表的江心岛,以其易守难攻且交通方便,又成为天然的军事要塞,对巴渝文明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了近代,广阳坝、珊瑚坝和鱼洞中坝等江心岛,因为相对平坦的地形和便捷的水陆交通,先后建起了机场,成为中国空军抵御日寇的后方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江心岛也纷纷换新颜。利用千百万年来淤落在岛上的泥沙形成的疏松易耕的砂质土壤,广阳坝建起了园艺场。面积较大的南坪坝、桃花岛和江津、鱼洞、木洞三处中坝,也都成了粮食和果蔬基地,为主城源源不断地供应着优质的农副产品。
如今,生于巴山渝水间的江心岛,连接着大山大江和城市。历史悠久、生态良好、景观独特的江心岛,正成为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