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辛苦打拼19年还清欠款的周泽武在工地施工。 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种传承 忠义诚信 就是我们安身立命谋求发展之基
“他用长剑和鲜血刻写了以‘忠诚、忠义、忠信、忠勇、忠孝’为内涵的‘忠文化’,这是忠县百万人民心中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3月14日,忠县作协主席秦勇谈到巴蔓子,说起“忠文化”时激情满怀。
巴蔓子是生于东周末期临江城(今忠县)的巴国将军,是巴蜀儿女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民族英雄。《华阳国志》记载了巴蔓子的英雄故事——“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忠文化”便是发端于巴蔓子“刎首留城、忠信两全”的英雄壮举,之后在巴蜀大地广为流传,感染和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巴渝儿女。
三国时期,刘备派张飞攻打江州。时任益州的巴郡太守、忠县人严颜拒不投降,直至被俘。面对张飞,严颜站立不跪,并豪言:“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唐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因感念巴蔓子刎首留城、严颜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地边巴徼、意怀忠信”之意改“临江”为“忠州”。
千百年来,忠县人没有忘记巴蔓子,更没有忘记“忠文化”精神的传承。东汉除了忠勇不屈的严颜将军,还有甘宁将军;唐代涌现出刘晏、陆贽、李吉甫、白居易“大唐四贤”;宋代有“以我一腔热血,守我寸土河山”的马坤将军;明末有千里勤王的巾帼英雄秦良玉。到了近现代,更是涌现出吴恩鸿、余永藻、吴毅、金少穆、秦德君、罗广斌、罗广文、马识途等一批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革命事业的代表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忠文化”孕育出“帮助别人我很快乐”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淑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张兰权、洪水中勇救四孩子痛失两亲人的黄永明……
2300年传承,忠县人践行、完善着“忠文化”的五大内涵,即:正气浩然、义薄云天的“忠义气节”;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忠勇精神”;信念坚定、赤胆忠心的“忠诚品格”;孝老爱幼、和谐相处的“忠孝德行”;守信践诺、殚精竭力的“忠信品质”。
“在当代,‘忠’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并积极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忠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忠县将“忠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中,持续开展“忠县十佳文明”“十大孝星”“十大忠商”评选,逐渐形成了以“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法治”的性格自觉、行动自觉、文化自觉。
近年来,忠县涌现出黄一志、吴林香、郑定祥、周泽武等全国道德模范,另有5位重庆市道德模范、9位中国好人、49位重庆好人、10位感动重庆人物。2017年,忠县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忠文化’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梁文回是忠县永丰镇一名柑橘管理干部。3年前,他开始探索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的传统种植方式,进行柑橘管理生产,并成功培育出绿色生态产品“忠州草橘”。他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将“忠文化”践行于工作、融入事业中,“用忠诚推进诚信农业建设,打造诚信品牌。”
涂井乡的周泽武23年前带着56名农民工前往湖北一工地打工,没想到工程做到一半,老板消失了,周泽武不但投入的300万元本钱血本无归,还欠下农民工93万元工资。“我是忠县人,‘忠文化’对我来讲就是诚信,我这一生都要做到不辜负别人,不欠别人。”面对欠下的巨款,身陷困境的周泽武辛苦打拼19年,终于还清了农民工工资。
忠县相关负责人称,巴蔓子精神一直在传承发扬,“忠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着新的精神内涵,可以说,“忠”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于党、于国、于家,于亲情、友情、爱情,甚至于商,都离不开一个“忠”字。“忠文化”应融于政德之中,践行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全过程。
一柄长剑,刎首留城。巴蔓子一腔热血,镌刻出一个大大的“忠”字,流淌千年,且愈发鲜活。本报首席记者 彭瑜
2018全国两会重报集团全媒体中央厨房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