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披绿装

来源:重庆日报 记者:陈维灯 编辑:李平

POST TIME:2019-04-17 06:26:12

  以前,奉节县青龙镇大窝社区是大面积岩溶地区,整片山上荒凉。(资料图片)

  仲春时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漫山遍野桃李花开。

  可在十几年前,由于石漠化程度严重,山坡上除了零星的灌木,就只有大面积裸露的石头。

  “我们这里荒山多、田太瘦,种庄稼根本就没得收,只能栽树。”村民孙裕红说,现一亩脆李一年就能挣几千块钱了。

  巫山是重庆东北片区最大的岩溶地区,岩溶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93.1%。岩溶山区土层薄,暴雨冲刷破坏力强,久而久之便形成石漠化现象。据统计,全县石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20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32万亩。

  “以前种过豌豆、小麦,但土地薄,没什么收成。”大家都明白,如果农耕劳作的方式不改变,水土流失的情况将逐渐恶化,会影响到三峡库区的生态和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

  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种树栽草涵养水土。因此,在石漠化严重的土地上,当地政府引导农户放弃传统的农耕作物,改为种植脆李、柑橘等经济果树林。  如今,巫山县12万亩荒山变成了青山,3个万亩生态林片区已渐成规模。巫山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梁洪海说,“沟口水文站的数据显示,江水中泥沙含量明显减少了。”

  其实,不仅仅是巫山,整个重庆岩溶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生态环境脆弱,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严重。全市有岩溶土地327.2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9.9%,其中石漠化土地92.56万公顷,占11.3%。石漠化发生率28.3%。

  石漠化被称作“土地癌症”,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治山与兴林、增绿与增收双赢的路子。

  黔江濯水古镇自唐朝至今,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然而,毗邻濯水古镇的濯水镇双龙村,因处于海拔600至1100多米的喀斯特地貌区,却自古贫穷。

  “全村近3000亩耕地,除227亩水田外,‘鸡啄地’占了一半,重度石漠化面积一度达到1100多亩,种不成庄稼也关不住水。种‘三大坨’(即苞谷、洋芋、红苕)只能填肚子。”双龙村支部书记孙祥生说的“鸡啄地”,指的是喀斯特地貌区中零散的土窝。多年种植“三大坨”等农作物,不仅收成难有保证,还极易造成这些土窝水土流失,加剧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

  近年来,双龙村持续利用种植桑树治理石漠化,在喀斯特地貌区间贫瘠的“鸡啄地”里都种上了桑树,如今已达到2600多亩,村里满目皆绿,养蚕农户的年平均收入达到了3.58万元。不仅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依靠桑蚕也增加了收入。

  早些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梅树村羊角垴的山坡石漠化严重,薄薄的土层被水流冲刷得所剩无几,连狗尾巴草都长不好。

  “喀斯特地貌区占到全县总面积的80%,其中石漠化面积达到15.46万公顷。因此,酉阳想要提升森林覆盖率,就必须进行石漠化治理。”酉阳林业局造林绿化科科长杨欧介绍,石漠化地区地表裸露、土层薄,植物很难存活,我们选种了国家林业局推荐的治理石漠化树种——花椒,它是浅层系作物,根系发达,只要有20厘米的泥土就可生长。”

  4月,羊角垴的山坡上,一棵棵近两米高的花椒树正吐露着新芽。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首席记者谢智强摄)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85号大元广场4楼 邮编:40001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渝ICP备10202276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