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太安鱼:形状坨坨,嫩若豆腐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27 10:34

太安鱼是重庆江湖菜的佼佼者之一,遍布全国各地,深得吃货们的喜爱。

那么,太安鱼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屹立江湖近30年而不倒?

从外形上看,太安鱼造型独特,成菜后一大盘红彤彤的浓汤里,浮着一寸见方的鱼块,恰似红烧豆腐,所以,太安鱼又被称为坨坨鱼;从口感上看,太安鱼入口即化,嫩若豆腐,甚至比豆腐还嫩;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味道,用洪七公品鉴黄蓉厨艺后所说的话来形容太安鱼,再准确不过:“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 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诸味纷呈,变幻多端, 直如武学高手招式之层出不穷,人所莫测。”

与其他江湖菜的初创者多为乡野村夫不同的是,太安鱼的发明者是一位川菜名厨,大名郑海清。上世纪80年代末,已经75岁的郑师傅回到老家太安镇,准备安享晚年。一年之后,在镇上开餐馆的米希伟找到他,希望他出山指点厨艺,以改变自家餐馆要死不活的局面。勤劳惯了的人,本来就闲不住,更何况就在家门口,郑师傅欣然答应出山,并收了米希伟的儿媳伍雪梅、女儿米春菊为徒。

太安镇自古就产鱼,餐馆顺其自然,将主打菜品定位在鱼类美食上。郑师傅施展平生绝学,烹饪出的鱼名声大噪。太安镇地处重庆和四川交界处,是川渝交通要道,来来往往的客商和货车司机纷纷驻足品尝,并将“太安鱼”的美名迅速传到巴蜀两地。

虽然食客好评如潮,但郑师傅并不自满,而是虚心听取顾客的意见,最后慢慢将太安鱼的做法定型。这道菜经过郑师傅的精雕细琢,从外形、口感、味道上,与其他江湖菜以粗犷豪放为主调的风格都有所不同,充分体现了一个名厨的专业和细腻功底。太安鱼的做法重在把握火候,将传统的“大火豆腐细火鱼”改为“大火煮细火煨”。据说,最好吃、最正宗的太安鱼,需用文火煨半个小时以上且鱼不散型,这样才能达到鱼肉嫩滑、汤汁浓郁、入口化渣的境界。

随着吃货们的口口相传,“太安鱼”仨字被叫得顺口,米希伟顺势将店名也改为“太安鱼”。太安鱼从此有了正式的名分,传播更加便捷快速,许多人专程开车前来品尝美食,“太安鱼”店铺常常通宵达旦24小时营业。几年之间,太安镇街头上出现了20余家太安鱼店,形成太安鱼一条街。这一现象甚至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随着媒体的报道,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纷至沓来,郑师傅毫不保留,将技术广泛传授。“太安鱼”影响到了哪里,他的徒弟就将“太安鱼”开到哪里,一时间,“太安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成为渝派川菜的又一道名菜。

看到这里,一些擅长厨艺的吃货早就按捺不住,“胃口都被你吊起来了。”那就简单交代一下太安鱼的烹饪要领,其他的全凭自己去发挥了——

1. 码味。优质鲢鱼切成1.5厘米见方的小方块,加盐、酱油、料酒、味精,红薯淀粉码味。淀粉稍多,便于下锅油炸。

2. 过油。大火高温让鱼在油锅里稍微炸一下捞起,使淀粉和鱼充分粘合不易煮散,不是为了让鱼熟。

3. 调汁。铁锅烧热放入植物油和牛油,下泡姜、泡椒爆炒,加适量红辣椒块、花椒、豆瓣、八角、茴香、盐炒香,再加酱油、料酒和糖提色提味。

4. 煨汤。锅内加高汤,煮开之后把鱼放入,小火慢煨。十七八分钟后加入拍扁的大蒜,再煮两三分钟放一大勺子醋去腻。

5. 装盆。直接倒入盆中,因为鱼非常嫩,一用锅铲,鱼就碎了。

来源: 摘自《重庆掌故-典藏版》  
编辑: 詹米璐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