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龙隐”磁器口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1-14 07:20

在所有关于磁器口古镇的简介里,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文字:传说明朝初年,燕王朱棣篡权,建文帝朱允炆被迫削发为僧潜行来渝,隐避于宝轮寺,此地由此曾改名为“龙隐镇”。

口口相传的故事,给如今南来北往游客如过江之鲫的磁器口,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磁器口和建文帝的渊源,到底有多深?

相传,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挥师杀入京师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仓皇从皇宫地道出逃,辗转四方。为躲避永乐皇帝朱棣的追杀,建文帝一路颠沛流离,踪影漂浮不定,最后从云南进入四川,到达了重庆。

建文帝到达重庆后不敢入城,只能驻留郊外,便来到南泉的一个山峰挖掘了一口井,修建了茅草房子,从此准备隐居于此。而这座山峰,就是今天南泉的建文峰。

一日,建文帝到建文峰顶的水井打水,辛苦劳作后就歇下来小憩。朦胧梦中,他遇到一位仙翁,经其指点,得知西北处一湾江水碧绿,有一座形如隐龙的山,山崖上有一块方方正正的白岩巨石镇山,该是他的修身之地。这地方给建文帝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梦醒后,他托人打听到,在重庆城溯嘉陵江上游30余 里之处确有一个白岩镇。他还惊奇地发现:这和梦里所见的一模一样。

择日,建文帝只身前往白岩镇,路经李子坝时,曾在三圣宫歇息,经过化龙桥时,有位年长的道长看到建文帝身后有条小金龙时隐时现地跟着,便认定他为真龙天子现身。于是,后人称这座桥为化龙桥,过桥的路叫龙隐路。

到了白岩镇,建文帝住在宝轮寺,终日过着以晨钟暮鼓相伴、参禅打坐入定的日子,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饭,一待就是五年。正由于建文帝在这寺庙里隐居多年,后来这个宝轮寺就换了名字为龙隐寺,并在明宣德七年(1432 年)和成化十一年(1482 年)进行了两次规模宏大的修缮。据说,历经两次修缮后,在大雄宝殿里就隐藏着一对龙的身影。一条张口龙影射的是永乐皇帝,一条闭口龙影射的是建文帝;那条张口龙看上去耀武扬威,闭口龙却神似奈何。白岩镇,也因此渐渐被后人称为龙隐镇。

此地之所以曾被人称为龙隐镇,在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如果站在高处看,从如今的磁器口到童家桥、小龙坎、平顶山,看到的地形地貌宛若隐伏的一条巨龙。遇到大旱时期,嘉陵江石门段会现龙骨,就是恐龙化石,当江水上涨后,龙骨便消失不见。古人认为那是龙隐了身子,所以才称之为龙隐镇。

龙隐镇一直是嘉陵江上重要的水陆码头,为嘉陵江下游物资集散地。后来改名为磁器口,则是因为瓷器。1918年,地方商绅联合在青草坡创建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瓷器质地好,品种多,产品远销省内外。镇上瓷器业鼎盛时达70余家,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后来,龙隐镇改为了瓷器口;再后来,因“瓷”字通“磁”,便叫做了磁器口。因其千年不变的纯朴古风,让它成为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并成为如今外地游客到重庆城区后必去的景点之一。

来源: 摘自《重庆掌故-典藏版》  
编辑: 詹米璐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