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父母官白居易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12-09 15:20

▲白居易

唐元和十三年(818 年),白居易由江州(今重庆)司马升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但却心情沉重,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即将任职的忠州是一个偏远而荒凉的地方,自然环境十分险恶。

到任后不久的一天,白居易前往忠州城西的龙昌寺, 与友人探讨治郡之道。去龙昌寺的山路陡峭,悬崖绝壁, 若是遇下雨下雪更是危险,经常有人跌落山崖伤亡。这天,白居易一行走到向家嘴,忽闻痛哭声,急忙上前问询, 只见一年轻妇女抱着一个头破血流的孩子哭泣,旁边一老者声音哽咽,老泪纵横。

原来这老者是位石匠,带着女儿、外孙下山进城, 外孙不慎跌于崖下身亡。面对哭得死去活来的父女俩,白居易不禁伤心落泪, 除了一番劝慰外,还拿出随身的银两周济他们,当晚,白居易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而无法入眠。

第二天即刻升堂议事,商讨筹建龙昌寺道路以及规划建设老城交通的事宜。可是,这需要花费几千两银子,到哪儿去筹措呢?白居易升迁忠州时,朝廷赐予了白银千两以修造寓所,于是他当场决定把此笔款项捐出。

刺史的义举深得人心,忠州民众及官吏富商纷纷效仿,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前面那位石匠闻讯后,也带着他的徒弟们来找白刺史,请缨开山修路。

白居易亲自带领府吏、匠人到工地丈量、设计、修建,和民工一起干活、 交谈、喝酒。几个月后,在向家嘴山崖上,一条宽一米,蜿蜒而上的石梯路从山崖绝壁上开出,并沿鸣玉溪修建了一条城区大道。

后来,白居易看到百姓常为城东的一条大河所困,又决定为百姓造一座桥。 他捐献出自己的月俸二百两银子,发动官员、商贾、庶民集资,在忠州城东二里地的白桥溪开山运石,修建了一座高大坚固的石拱桥,后来人们把这条路叫作白公路,把石拱桥叫作白桥。“白桥” 的称呼,被老百姓一直沿用至今。

白居易看到当地的经济落后,百姓还常常为生活发愁时,坐卧不安。经过实地考察,他发现忠州的水土具有种植荔枝的自然条件。当时,皇宫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荔枝的身价一路飙升,可是荔枝的产量却很有限,只有福建、两广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产地。

于是,他给两广和福建刺史写信,请求他们派人到忠州教种荔枝。不久, 种植荔枝的官吏、技师来了,数千株荔枝苗也运来了,白居易带领全家老小及城中百姓,挖坑、培土、植苗、浇水,大种荔枝,多年以后,这里便成了著名的荔枝城。

▲忠州缅怀白居易之白公祠

当人们来到白居易的衙门和住所时,却发现房舍简陋、寒酸,于是不禁问道:“大人,您不修寓所,不制车马, 反倒修路种树,您是想在忠州永久住下去吗?”

白居易笑着,挥笔写下《答州民》一诗:

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

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 ?

他向百姓表露了自己的内心:我到忠州来既不是做官的,也不是来安家的, 是来给百姓做事的,你们可要知我、懂我啊!

来源: 摘自《重庆掌故-典藏版》  
编辑: 詹米璐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