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麻城麻糖的故事
2024-11-29 15:24
▲记忆中的麻糖
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一般都有过品尝麻糖(重庆人叫麻汤)的经历和乐趣:一个商贩挑着两个箩筐,箩筐上搁着一饼(像蛋糕那么大)黄白色的硬饴糖。商贩边走边“当当当”地敲打着手中的铁器(小锤和弯錾子)。 小孩们一听到这个声音就会蜂拥而至,嚷着闹着要父母敲麻糖吃。那时的小贩也很随和,二分钱也敲,一毛钱也敲……这便是老一代人最甜蜜的儿时记忆。
麻糖就是古代的饴糖,但又不同,是麻城人改良做成的,所以叫麻糖。
明末闯王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时期,湖广麻城里奴仆造反占了城池,外面官军、民团驱赶老百姓一同攻城。久攻不下,误了夏收割麦。麦子倒地发芽,发芽的麦煮粥便成了糖饴。当年秋天,八大王张献忠带大兵到麻城,政权更替又误了秋收割谷。狂风暴雨,稻谷倒伏水田里,发了芽的米煮饭,稀饭和米汤便成了糖饴。
麻城人将发芽的麦子、大米按一定分量混熬,熬成的浆盛盆冷却后,撒上生米粉,就不粘盆粘手,这就是麻糖。移民们到四川后大量栽种红苕,丰收后吃不完,也用来熬成麻糖。
长期流传在民间的“撞麻城、吃麻糖”游戏,便是明末麻城移民历史的见证。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