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会举行专题协商广纳众智——构建多元化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重庆需抓住哪些关键环节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罗静雯

2024-09-27 15:09

今夏重庆遭遇连续高温,能源供应保障系统经历了严峻考验。我市专题部署应对极端高温天气防暑抗旱保电工作,通过精准研判形势、加强科学管理,坚决守住了电网运行安全、民生用电保障和重点工业企业用电底线。与此同时,重庆如何构建新型现代能源保障体系这一重大课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近日召开的市政协六届九次常委会上,多位市政协委员与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进行专题协商。大家踊跃发言、深入交流,围绕“构建我市多元化现代能源保障体系”主题建言献计、广纳众智。

找短板 重庆能源保障体系建设还待“提速加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今年4月,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

按照市委要求,市政协将“助力我市能源保障体系建设”纳入今年重点协商计划安排。市政协经济委组织相关政协常委、委员和专家共同调研。

3个月内,综合调研组先后赴两江新区、南岸区、万盛经开区、铜梁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城口县等区县,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等部门单位以及四川、新疆等地开展调研,并与市级有关部门、市场主体、专家等多次进行专题研讨,从源、网、荷、储、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确定11个题目作为子课题,力求找准相关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

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认为,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通过“内增外引”弥补能源缺口、提速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能源转型、深化能源合作、创新体制改革等举措,推动我市多元化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但重庆作为西部唯一能源净输入省份,也是全国能源保障的末端,仍然存在能源资源禀赋较差、能源保供缺口大、能源通道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能源运行安全水平有待提升、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难度大等短板,能源装备产业发展亟需提速,能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亟需加快。

寻良策 以改革创新推动能源系统整体性重塑

“我市地处西部电源基地和东部负荷中心的中心位置,是电力输送的最佳‘中继站’。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西电东送’在渝落点。”

“高度重视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带来的负荷冲击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作为移动储能潜在的电力调峰能力,探索布局车、网一体化互动发展的V2G充放电场景应用,超前谋划‘车、桩、站、网’融合互动发展新模式,并配套出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发展、新能源汽车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支持政策。”

“制定新型储能配套政策,参考湖北等地补贴政策,出台重庆市支持独立储能发展先行先试电价政策的意见,采取‘先建先补,后建少补’的竞争式补贴方式,激励重庆市企业参与储能端项目发展建设。”

……

协商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不少委员纷纷建言,以改革创新推动能源系统整体性重塑——

市政协常委杨世兴建议推进能源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先导作用。研究设立多约束条件、多目标优化的系统性评价体系。

市政协常委任其亮建议深化我市能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能源治理效能,加快电力供给侧改革,加快建立完善与湖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电价联动机制,推进构建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先行区。

市政协联络委副主任梅泽波建议发挥好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拓展平台业务交易模式,构建能源保障新生态。

市政协常委乔宏建议抢抓新一轮新能源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机遇,加快我市风电、光伏项目建设,缓解我市能源资源供应压力,助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市政协委员孙红光则建议加强数字能源发展顶层规划,加强数字能源管理试点示范,持续完善支持数字能源发展政策体系。

话协同 多措并举构建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参与专题协商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委员发言,表示将充分吸纳大家建议,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加强能源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多措并举构建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夯实市内能源供应基础,打表推进中长期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完善能源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抓紧建成投产一批重大能源工程,超前谋划新增西北电、藏电等入渝直流输电通道;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进风光等新能源开发;提升能源应急储备能力,积极推动在渝中央政府储煤基地建设,结合需求分类推进新型储能发展。全面增强能源治理能力,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和能源综合成本合理控制机制研究,逐步完善绿电交易规则,持续推动油气资源统筹利用和天然气管道第三方公平开放,高质量建设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力争尽快形成一批实质性成果。

同时,我市还将全方位推进能源合作,进一步加强川渝能源互保互济,深化同新疆、山西、西藏等资源大省的煤电合作,落实与能源央企的合作协议,聚焦能源资源开发、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加强合作,积极推进国际能源合作。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商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