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四缘康疗”点亮5000精康服务对象新生路
2025-06-19 19:17
近日,在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渝康家园”,一场特殊的手工市集热闹非凡:精康服务对象精心制作的粘土画被区级部门争相订购。订单背后,是灿烂的笑容,更是“四缘康疗”模式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巴南区民政局以“缘”为桥,创新推出“情缘疗心、艺缘释压、趣缘聚力、友缘筑梦”四大服务板块,融合专业康复与人文关怀,为精神障碍康复者铺就一条有温度、有质感的回归之路。
“情缘”化心结,专业陪伴破坚冰
“张医生,我今天主动和邻居打招呼了!”在界石镇“渝康家园”的“心灵茶话会”上,小李分享着自己的进步。由心理咨询师与“天使守护”社工组成的“情缘疗心”团队,通过“1对1情绪疏导+家庭关系工作坊”,为康复者定制心理支持计划。曾抗拒社交的陈阿姨,在持续三个月的入户陪伴后,不仅独立参与社区活动,更主动担任起社交小组的“联络员”。定期走访与“巴爱守护”热线,让理解与信任在日常中生根发芽。
“艺缘”绘新生,方寸之间展价值
龙洲湾街道“渝康家园”的“芳香疗愈成长营”里,颜料与鹅卵石成为情绪抒发的载体。在专业美术老师的引导下,精康对象小周将双相情感障碍的内心波澜化作石上绚烂山河。当这些手工艺品在“爱心集市”成功义卖,经济压力的缓解伴随着自我价值的重新闪光。绘画、音乐、舞蹈……艺术成为释放压力、重拾信心的自由天地。
“趣缘”聚活力,绿植萌发新希望
莲花街道西园社区广场上,一场“两人三足”趣味运动会正火热进行。“趣缘聚力”依托运动与社交,组建起乒乓球、园艺等兴趣小组。曾长期闭门不出的老赵,在园艺小组中找到归属,从培育多肉到独立打理社区绿植角,进而成为街道“绿植科普员”,知识的分享让他与社会重新联结。
“友缘”筑归途,互助点亮新生活
“我和小郑约好下周一起去科技馆。”花溪街道的“友缘茶座”里,康复者们热络地计划着周末。巴南区创新建立“老带新”朋辈支持机制,已助力23名精康对象构建稳定社交圈。康复者大张和小张每日相约锻炼、彼此激励;工作人员为小张提供就业辅导,助她在社区成功找到钟点工作。“是这里让我学会交往,重拾勇气。”回归社会的楠楠满怀希望。
据了解,截至目前,巴南区“四缘康疗”已惠及精康对象超5000人次,其中122人通过“友缘筑梦”实现庇护性就业,完成从“被照顾者”到“贡献者”的蜕变。巴南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该区将持续整合资源,让更多康复者在“缘”的联结中重获生活动能,真正实现“康复一人、温暖一家、和谐一方”的美好愿景。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