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走进大足石刻,争做“石刻守护人”

新重庆-重庆日报

2024-06-24 11:47

近日,50余名重庆文保志愿者、大足石刻志愿者、历史文化爱好者和市民,在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重庆市渝中区母城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中心)组织下,携手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了2024年文化遗产宣传月的特别活动——“一起来做石刻守护人”特别公益活动。

活动中,大家参观了重庆市检察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陈列馆、大足石刻博物馆、宝顶结界、宝顶大佛湾、还夜访北山,特别是在宝顶大悲阁由研究院修复专家韩秀兰副研究员介绍了千手观音8年的修复经历,让大家明白了修复的艰辛和保护的不易。

“这是我第一次前往大足石刻,以前只是在大人的言谈中,还有一些课外书,或者纪录片里听说过它。今天身临其境,震撼之余,有感于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特别是站在千手观音殿前,看着他拥有的1007只手,金碧辉煌,无与伦比。但是,听讲解员讲解了许多由于各种自然因素或者是环境改变,而造成了千手观音损毁的事情后,我的心情无比的沉重。”参加活动的小志愿者齐望延如是说。齐望延表示,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后续花费了八年多的时间,才把这一伟大的石刻艺术,重新整修好,再次展现在我们的世人面前,其中艰辛的付出,让其深受鼓舞和感动,“我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大足石刻的守护人,让更多的人能看见我们古代能工巧匠的艺术创作,共同保护好这一世界遗产。”

“通过参与此次活动,有机会再次探访了这片历史悠久、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化宝地,聆听了文物修复专家在千手观音的大悲阁现场生动的专题讲解;在专业导览和领队的精心安排、高水平讲解下,近距离感受了大足石刻的魅力,收获满满。”文保志愿者重庆大学设计院设计师吴曙光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大足石刻守护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参与这次大足石刻活动的市民叶倩伶说:“每一窟造像,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代表着当时历史朝代的更迭变化,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更是许许多多千千万万当时普通人留下与我们现在人对话的印记,他们刻画下石刻艺术的形制,我觉得当我们现在看见的时候,不管是谁,都与当时的人,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对话。”她表示,希望自己能成为大足石刻的守护人,共同呵护它,为它的美丽,赋予更多更好的价值,让更多人看见它的美。

活动持续到晚上10点后才结束,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北山。本次活动得到大足石刻研究院、修复中心研究员韩秀兰,重庆市检察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检察官陈汉元和吴姽婳以及大足石刻研究院志愿者中心的志愿者何江、黄公兵、龙秀平等人的大力支持。

编辑: 刘一叶   主编:余虎      审核: 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