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重庆“顶流”一起上班是种怎样的体验?

视觉重庆

2024-06-05 15:12

假如有人问什么样的工作是所谓的“神仙工作”,也许有人会说——大熊猫饲养员。

作为动物界网红“顶流”的“铲屎官”,“奶爸奶妈”们每天近距离接触大熊猫,让人们羡慕不已。

那么,和重庆“顶流”“渝可”“渝爱”一起上班是种怎样的体验?

这份工作真的这么“舒坦”吗?要怎样才可以成为饲养员?饲养员每天的日常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渝见“可爱”——“虫动”熊猫的奇妙世界主题活动暨“重庆青少年大熊猫守护计划”来到重庆动物园熊猫馆,对话渝可渝爱的“奶妈”刘晓。

▲“刘奶妈”和渝可。壹仔King 摄

01

大熊猫饲养员的日常:

不只是“铲屎官”更是看护员

见到刘晓的时候,她刚做完每天早上的笼舍清理工作。

刘晓2018年来到重庆动物园成为大熊猫的“奶妈”,照顾过被称为“四喜丸子”的两对双胞胎——“双双”“重重”“喜喜”和“庆庆”,目前则主要照顾重庆动物园的“顶流”双胞胎——“渝可”和“渝爱”。

▲渝可渝爱在嬉戏。马力 摄/视觉重庆

大熊猫每天的生活都十分规律,因此,饲养员的一天时间安排也相对固定。

早上7点多,观察大熊猫精神状态无异常后,刘晓开始准备“渝可”“渝爱”要吃的食物——主食竹子和各种辅食。

是的,光吃竹子不足以满足大熊猫需要的营养成分,饲养员每天还会分时段按比例添加窝窝头、胡萝卜等“精粮”。

▲渝爱凶渝可,因为竹笋被夺走。马力 摄/视觉重庆

几十斤的新鲜竹子经过消毒和各种处理后,会和竹笋被插进活动场的土地中,最大程度让大熊猫模拟野外“觅食”环境。

收拾妥当,“渝可”“渝爱”正式出门“干饭”。“看它们吃,好像自己也饱了。”这位“熊猫奶妈”望着双胞胎,满脸笑意。

▲“刘奶妈”和渝可渝爱。壹仔King 摄/视觉重庆

在“渝可”“渝爱”在室外活动场享用早餐之际,刘晓会进行笼舍的室内清洗工作,在清理粪便前,她留神观察了一下熊猫们排出的粪便。

原来,大熊猫们的粪便里头,有讲究。

“正常的粪便是纺锤形的,如果成形不好,或者有水样,就可能是生病了”。

事实上,大熊猫饲养员不只是“铲屎官”,更是看护员,日夜照顾的同时,也要随时察看熊猫们的健康状态,作出应对。

▲渝爱。酸奶 摄/视觉重庆

清扫工作完成后,刘晓到外场观察“渝可”“渝爱”的玩耍状况、维持现场秩序。而等到中午12点左右,“渝可”“渝爱”则会回到室内笼舍休息。

下午等大熊猫午睡醒来,重复一遍上午的工作内容,写好工作日志,刘晓作为大熊猫“奶妈”一天的工作就算是结束了。

02

如何成为大熊猫饲养员:

需要责任心和充足的体力脑力

这份看上去精神内耗很少,还能近距离“rua”大熊猫的“神仙”工作,要如何才能获得?这也是不少网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刘晓看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饲养员”,专业是基础,“我大学学的就是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后也是通过招考进入重庆动物园”。

但,大熊猫饲养员这份工作难度并不在专业上,而是在工作强度和责任心上。

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不错过大熊猫的任何异常状态,饲养员的视线几乎一整天都不会离开大熊猫。

▲渝爱趴在窗口找饲养员。马力 摄/视觉重庆

“大熊猫毕竟是猛兽,在工作时精神要高度重视,每一道门都要插上插销或上锁。”像是呼应般的,她手中的一大串钥匙随着她的动作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响声。

除了责任心,这份工作对人的体力、耐力要求也不低,每天来回搬动几十公斤的竹子已是常规操作。“竹子的每一个部位不是都会被大熊猫吃完,我们要把吃剩的及时清理出来,再补充新的进去”。

圈养状态下,动物园会尽量让大熊猫保持在野外的生活状态,但是有时候也会做一些“丰容”(编者注:所谓“丰容”是指在圈养条件下,饲养员为了满足圈养动物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丰富动物的生活情趣,促进它们展示更多自然行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在小范围的环境中,让它们生活得更充实。

过年时,她们会给“渝可”“渝爱”的运动场内贴上春联;“六一”时,还会准备特殊的大餐“垫”,将仪式感拉满。

刘晓说:“其实时间久了,看熊猫就像看自己孩子,希望他们健康快乐长大”。

▲出生70来天的渝可渝爱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03

大熊猫饲养员小科普:

安全有序观“猫”很重要

在刘晓看来,重动的每一只大熊猫都有着不一样的可爱。特别是“渝可”“渝爱”,虽然是双胞胎,性格却迥然不同——

“渝可”是“天使哥哥”、“妈宝男”,小时候喜欢黏着妈妈,长大了又黏着妹妹。

而妹妹“渝爱”喜欢叼着树枝“闪亮登场”,又甜又拽的同时还很聪明,每次新布置的丰容玩具,总能很快解锁玩法。

▲渝可渝爱。马力/视觉重庆

有一次,室内运动场新放了一个黄色的椭圆形的丰容玩具,渝爱不由分说戴在头上,神似《功夫熊猫》里阿宝的样子。

▲渝爱。壹仔King 摄/视觉重庆

每天和大熊猫相处,有时还要“斗智斗勇”,这便是体力活之外,饲养员工作宝贵的情感价值。

其实在“熊猫热”之后,不少动物园人头涌动,作为全国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动物园——重庆动物园自然更是迎来了无数的“猫粉”。

“这也是好事。大家会更关注大熊猫的生活状态和保育方式。”作为“渝可”“渝爱”的饲养员,刘晓说,希望大家不要宠物化大熊猫,能够正确的认识大熊猫是熊而不是猫。

“一是不要随意喂食,大熊猫的食物都是经过消毒且精心调配的;二是不要乱丢垃圾,虽然大熊猫不一定会吃,但可能会因啃食垃圾而受到伤害;三是不要高声喧哗,见到大熊猫兴奋和激动在所难免,但安静、有序地观看,才是对大熊猫更友好的行为。”

▲渝爱可爱的神态吸引游客驻足拍照。马力 摄/视觉重庆

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渝可”“渝爱”的日常,看大熊猫的“食谱”,感受大熊猫饲养员的日常,更好爱护着这些可爱的“国宝”们吗?欢迎各位“猫粉”和市民朋友,以“我想对饲养员说……”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收集大家对大熊猫饲养与保护的问题和感言。

6月8日14:00,这些问题和感言将在渝见“可爱”——“虫动”熊猫的奇妙世界主题活动暨“重庆青少年大熊猫守护计划”饲养员分享会现场(渝北新光天地5F B区 活动空间),由“奶妈”刘晓现场答疑,并揭秘“渝可”“渝爱”的更多幕后故事。

此外,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报名通道,感兴趣的市民可扫描以下二维码进群,按工作人员提示进行报名,锁定内场名额,未能报名成功的市民也可在外场参与。

6月7日起,超大“蜘蛛爱”现场打卡装置及“虫动市集快闪店”将在渝北新光天地活动现场精彩开启,欢迎各位“猫粉”前来围观。

编辑: 赵丹丹   主编:史宗伟,刘嵩      审核: 万难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