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丨他们回到荒山 在石缝里种下“春天”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8-11 07:08

▲8月6日,庄子田村民在村里的仙人掌加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烈日下的云南省文山市新平街道红旗社区庄子田居民小组,数千亩仙人掌从石缝中倔强钻出,连缀成片,绿意盎然。

这里曾是石漠化的重灾区,高达80%的土地寸草难生,裸露的岩石触目惊心。产业贫弱,生计无着,村里70%的青壮年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庄子田居民小组一度成了“空心村”。

▲这是8月7日在庄子田居民小组拍摄的仙人掌种植基地(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8月7日,庄子田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鲁春红(左)和村民商讨仙人掌种植规划。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2019年,面对稀缺的土地,新上任的支部书记鲁春红和村民锁定了耐旱喜阳的仙人掌——它几乎无需浇水,在石缝中也能生长。于是,一株株象征着希望的仙人掌苗被小心翼翼地栽进了荒山的石缝里。

最初,村民们只是采摘仙人掌的鲜果和叶片售卖。很快,路子越走越宽:与企业合作,在村内办厂,深加工出冻果干、酵素、仙人掌啤酒等高附加值产品;依托成片的“绿山”,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推出“仙人掌宴”特色餐饮,开发鲜果采摘、科普教育等体验项目,每年举办“仙人掌节”……产业的生机在石缝间不断迸发。

家乡的巨变像磁石般吸引着远方的游子,越来越多离乡的村民选择返乡投身仙人掌产业。短短几年间,石缝中零星种植的仙人掌扩展为5000亩连片种植的基地,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仙人掌种植区,所产的仙人掌远销韩国、东南亚等地。

▲8月7日,庄子田居民小组村民行走在仙人掌种植基地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8月7日,庄子田居民小组村民在仙人掌种植基地采摘仙人掌鲜果。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8月7日,庄子田居民小组村民在仙人掌种植基地收获仙人掌胶。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如今的庄子田满眼翠绿,变成了“生金长银”的“聚宝盆”。更令人欣喜的是,那个萧条的“空心村”已成历史,庄子田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在家乡的这片“石头缝里的春天”中,共同耕耘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8月6日,庄子田村民在村里的仙人掌加工厂分拣仙人掌鲜果。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8月7日,庄子田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鲁春红展示自己用于推介仙人掌的社交账号。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罗伟   审核: 崔力 主编:万难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