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丨从“锁边”到“扩绿” 新疆加快巩固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成果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14 20:05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区拍摄的万亩人工草场(4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胜利合龙。当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已由高起点攻坚转入高质量推进的常态化阶段。

▲这是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拍摄的北山森林公园(4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这是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拍摄的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4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沙雅县采取光伏治沙、生物治沙等措施,为当地构建起一道绿色屏障。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区拍摄的万亩人工草场(4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2025年,新疆计划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1194.01万亩,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844万亩。聚焦增绿重点区域,新疆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一圈、两区、三线”为主战场,以“扩边”为重点,综合施策、科学治理,进一步拓宽“锁边”绿色防护带宽度,巩固提升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成果。同时,合理布局特色沙产业发展,努力实现治沙富民可持续发展。

▲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沙产业实验基地,当地群众在种植薏米(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防沙治沙试验站,施工人员驾驶机械预埋输水管线(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唐农万物(且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治沙基地的工作人员在种植苗木(4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付志周防沙治沙造林区,付国喜在父亲付志周建设的林带查看树木生长情况(4月11日摄)。40多年来,付志周在沙漠种植了约3000亩、超过80万棵树。2024年付志周去世后,儿子付国喜接过了植树造林的接力棒。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沙产业实验基地,当地村民在种植薏米(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万亩有机肉苁蓉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将分拣好的肉苁蓉晾晒(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罗伟   审核: 万难 主编:崔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