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中学生亲身体验传递“永不消逝的电波”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郑宇 李志峰

2025-04-02 07:48

▲2025年4月1日,重庆邮电大学“红色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学们正在了解通信技术在革命年代中的作用。记者 郑宇 摄

当日,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党委携手广益中学开展了“红色工程师”育人计划之“行走的思政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在“红色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生首先了解了通信技术在革命年代的历史进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们目睹了革命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下,如何利用通信手段传递情报、保障战斗胜利,深刻理解了科技在国家发展和民族解放进程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据了解,该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思政教育新体验,让孩子们传承科技报国的红色基因。下一步,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将持续以“红色工程师”育人体系为载体,不断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有效路径,做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教育。

▲2025年4月1日,重庆邮电大学“红色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学们正在体验通过无线电发报器发送电波。记者 郑宇 摄

▲2025年4月1日,重庆邮电大学“红色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学们正在体验通过VR设备模拟工程师在乡村建设通信网络。记者 郑宇 摄

▲2025年4月1日,重庆邮电大学“红色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学们正在参观重庆邮电大学的科研成果。记者 郑宇 摄

▲2025年4月1日,重庆邮电大学“红色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学们正在通过3D眼镜沉浸式体验红军长征时的场景。记者 郑宇 摄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黄景琳   审核: 崔力 主编:万难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