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熊猫抱竹”绕纤丝 非遗盖碗飘茶香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13 13:08

▲白梓忆(前)在编制“熊猫抱竹”盖碗茶杯(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盖碗茶是四川茶文化的代表。在四川崇州,非遗产品设计师白静波选用福建德化白瓷作为茶具,再融合崇州本地的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选择生长2至3年的慈竹进行波纹编织,将竹编技艺融入盖碗杯身。

白静波将国画风格的熊猫抱竹形象烧制于杯身,设计出一款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熊猫抱竹”竹编盖碗。

▲在崇州市朱利原乡非遗文化园,白静波和女儿白梓忆在查看编制中的“熊猫抱竹”盖碗茶杯细节(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白梓忆在编制“熊猫抱竹”盖碗茶杯(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2020年,白静波的女儿白梓忆从海外留学归来后,受到父亲的影响,“95后”的她主动学习本地各类非遗技艺和文化。在第一代盖碗杯身熊猫形象的基础上,白梓忆加入受年轻人喜爱的萌趣元素,设计出第二代“熊猫抱竹”竹编盖碗,并获得多个设计类比赛奖项,市场销售也有亮眼表现。

2023年,成都大运会期间,“熊猫抱竹”竹编盖碗作为非遗文创产品亮相多场外事活动,受到来自全球宾客的好评。

▲白梓忆(前)在电脑上设计完善熊猫文创形象细节(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在崇州市朱利原乡非遗文化园,白静波和女儿白梓忆在查看“熊猫抱竹”设计草图(3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目前,白梓忆正在联合崇州本地的“新农人”,开发独具本地竹编特色的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融入作品,让创意紧跟市场热点,才能延续非遗的生命力。”白梓忆说。

▲在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游客在参观选购“熊猫抱竹”盖碗茶具(3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左二)在指导白梓忆(左一)编制竹罐(2024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发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罗伟   主编:万难      审核: 崔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