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崖柏进藏日记③——分组前往“318” 国道干热河谷区域准备栽种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郑宇 谢智强 陈维灯

2024-06-04 14:42

▲6月3日,八宿县邦达镇场镇,运送崖柏的两支队伍在此分路。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3日,西藏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院子,杨泉与事务中心其余三名工作人员将兵分两路:杨泉与张光箭将携带400株崖柏幼苗前往八宿进行崖柏幼苗移栽和试验基地设立;黄吉兰与缪先梓将携带500株崖柏幼苗前往左贡和芒康进行崖柏幼苗移栽和试验基地设立。

▲6月2日,西藏昌都市,从空中俯瞰澜沧江从城区流淌而过,澜沧江流域的干热河谷,是此次崖柏适应性栽培的主要区域。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2日,西藏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院子,当地林业工人将崖柏幼苗从厢式货车上转移至阴凉墙角处。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2日,西藏昌都市,杨泉与事务中心其余三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在昌都的栽种分组情况。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3日,西藏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院坝,杨泉正在和当地林业工作人员商量栽种细节。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3日,西藏昌都市林业和草原局院坝,当地林业工作人员正在帮忙分装崖柏幼苗。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3日,西藏昌都市左贡县,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好每一株崖柏幼苗的身份标牌。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澜沧江流域的干热河谷,是我们此次崖柏适应性栽培的主要区域。”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杨泉介绍,在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受多重因素影响形成了干热河谷,“干热河谷两侧山坡的自然带分布非常特殊,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崖柏耐寒耐干旱耐贫瘠,如果能在我们选定的区域试种成功,对于改善澜沧江流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6月3日,318国道怒江72拐,送崖柏一行从这里经过,前往八宿。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3日,运送崖柏幼苗的皮卡车行驶在318国道上。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3日,318国道怒江72拐周边两岸,这里寸草不生,岩石沙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3日,214国道昌都至八宿县邦达镇路边,缪先梓正在取水为崖柏幼苗补水。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6月3日,214国道昌都至八宿县邦达镇路边,缪先梓正在为崖柏幼苗补水。记者 郑宇 谢智强 摄

编辑: 黄景琳   主编:万难      审核: 崔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