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枇杷培育基地,师生们正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枇杷品种。记者 郑宇 摄
又是一年枇杷成熟季,连日来,该校枇杷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团队正忙着采集果实,收集数据,现场进行课题研究和分析。
据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梁国鲁研究员带领的枇杷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团队,坚持培育、甄选优质的无核枇杷品种近30年。目前,该团队已选育了金华(红肉)、华白(白肉)、少核、无核枇杷(华金、华玉等)系列新品种11个,其中5个无核枇杷品种已通过新品种鉴定、林木良种审定和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保护证书,在贵州、云南等枇杷产区已有规模化种植,并陆续面市销售。
▲5月13日,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枇杷培育基地,师生们正在采摘新鲜枇杷。记者 郑宇 摄
▲5月13日,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枇杷培育基地,师生们正在品尝新鲜枇杷。记者 郑宇 摄
▲5月13日,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枇杷培育基地,老师正在介绍研究的各种枇杷品种。记者 郑宇 摄
▲5月13日,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枇杷培育基地,成熟的无核枇杷果实在现场展示。记者 郑宇 摄
编辑:黄景琳 主编:崔力 审核: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