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活动|“折叠城市”创作分享会举行,摄影师范晓东分享“扫街”拍摄奥秘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视觉重庆

2025-04-15 09:27

4月12日下午,“青年影像发现计划”2025首展“折叠城市”摄影展创作分享会在观音桥世纪新都举行。摄影师范晓东以“我与我的‘扫街’探索之路”为主题,与40余名摄影爱好者及众多市民一起,开启了一场穿越城市褶皱的影像对话。

▲范晓东分享创作理念。贺明 摄/视觉重庆

华灯初上时,立于江岸的摩天楼群雕刻出城市成长脉络;日落黄昏后,山城“棒棒”演奏出人文关怀的交响曲;城市霓虹中,高楼矮房和深夜食摊折射出赛博朋克的幻光……分享会伊始,范晓东从作品出发,介绍了自己16年来的摄影历程。作为身兼视觉重庆签约摄影师、500px重庆部落首领多重身份的创作者,范晓东扎根本土,用镜头打开了藏在褶皱里的城市记忆,让观者看到重庆的不同面貌——一面是向上生长的钢筋森林,另一面则是向下扎根的烟火根系,将城市肌理解构成几何光影与人文呼吸的双重变奏。

▲“折叠城市”摄影展范晓东展出部分作品。

在随后的分享中,范晓东引用了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并把“瞬间”作为自己扫街摄影的关键词,和与会者探讨如何在瞬息万变中捕捉几何结构与情感完美结合的瞬间。此外,他还展示了自己使用中长焦镜头拍摄的作品,并建议大家多尝试不同焦段的镜头。针对摄影爱好者关心的后期处理问题,范晓东分享了基础调整、风格化和图层处理的完整流程,并始终认为“摄影是主观审美的艺术,真诚比技巧更重要”。

▲范晓东分享创作理念。贺明 摄/视觉重庆

分享会后半程,范晓东和渝中区摄影家协会主席詹江、九龙坡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邓旋与视觉重庆品牌总监陆纲、专业策展人马力,共同展开了一场“创作者+策展人+观察者”三方对话,剖白创作心路历程。在谈及街头人文摄影时,他谦虚地表示自己还在继续学习,仍尝试在街头巷尾寻找让自己感动的画面,希望能创作出更具有人文意义的作品。

▲范晓东和嘉宾们展开对话讨论。贺明 摄/视觉重庆

“展览为何以‘折叠城市’为主题?”“又以怎样的策展思路展开?”除了对范晓东影像创作的分享与探讨,与会者对展览主题设计和布展思路同样感到好奇。策展人马力表示,自己在策划时全面整理了范晓东的作品,发现他作为城市记录者,试图去发现隐藏在城市里的不同的风景,翻过城市的折痕去解析它充满魅力的另一面。而摄影展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用影像折叠时空维度,让观众在立体叙事中重新发现被忽略的城市视觉密码。展览特别设置了“打印我的折叠城市”互动装置,每一位观看者都可以生成专属“折叠城市”影像,照片还可现场打印带走,实现“人与城市共构时空切片”的互动理念。

▲展览现场。马力 摄/视觉重庆

▲现场互动装置。马力 摄/视觉重庆

作为继去年张坤琨《山城光影》主题个展在世纪新都首展后,“青年影像发现计划”的第二次成果展示,此次“折叠城市”摄影展同名分享会由重庆日报·视觉重庆和世纪新都携手呈现。分享会现场氛围活跃,与会者在光影艺术的探讨中碰撞出创作灵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活动尾声,不少摄影人仍在展览现场流连,透过那些折叠的光影切片,重读这座立体之城的视觉诗篇。据悉,此次“折叠城市”范晓东摄影展将持续至4月16日,免费对市民开放。

▲与会者一边听范晓东分享,一边用手机记录拍摄。贺明 摄/视觉重庆

▲主持人为分享会作结,并邀请大家观看“折叠城市”展览。贺明 摄/视觉重庆

▲分享会嘉宾现场观看展览。贺明 摄/视觉重庆

编辑: 赵丹丹   审核: 崔力 主编:史宗伟,刘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