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熊猫嘉年华为何能引发全城“吸熊猫热”?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视觉重庆

2024-10-27 15:56

作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是当今动物界当之无愧的“顶流”。

不仅在全球各地拥有众多拥趸,它们还拥有属于自己的节日,国际熊猫日。最近在重庆,重庆动物园的熊猫家族为此高调营业了一把。重庆首个熊猫嘉年华盛大开启,渝可渝爱、莽灿灿、奇三妹、“四喜丸子”……这些软萌又姿态迥异的熊猫们,以各种方式“亮相”重庆解放碑、观音桥、杨家坪、沙坪坝三峡广场四条步行街以及川渝两地重百新世纪百货50家门店,让市民和游客们直叹“心软软”。

▲10月25日,解放碑步行街,“盼da到了”熊猫嘉年华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拍照留念。马力 摄/视觉重庆

10月24日,活动预热话题#23只熊猫空降重庆街头#阅读量突破百万的同时,登上微博本地热搜榜第二。10月25日活动开始当天,更是立刻成为当日时段网络“爆款”,获得网友的点赞与肯定。重庆西站多块LED屏也为熊猫亮屏“应援”,成功掀起一场高讨论度、大声量的大熊猫跨界营销风暴。

▲重庆西站的led屏为熊猫“应援”。

▲国际熊猫日当天发布的文明观看大熊猫公益九宫格海报。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熊猫日,这场别开生面的熊猫嘉年华到底有何亮点?何以爆火出圈?这一对熊猫IP的创新性应用和跨界营销,又将为重庆带来什么?不妨一起走进这场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

01

与以往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各类活动有所不同,这场由重庆市委网信办、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指导,重庆动物园、重庆日报、重百新世纪百货主办,共青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委员会协办,新重庆客户端、重庆日报·视觉重庆联合承办的“盼da到了”熊猫嘉年华,将“熊猫”联名被玩出了新花样。

多维度互动体验,将真实的熊猫形象融入到全场景中。“虫动熊猫IP”在文化创意的赋能下,有了更多时尚潮流的创新表达。除了诸如车站站台式、爬爬梯、莽灿灿生日气模等极具创造力的熊猫主题互动打卡装置外,还有虫动mini市集、虫动熊猫全家福科普展等一系列多元化的熊猫主题活动,强化IP的互动属性,为参与者带来了文旅消费的新体验,同时也普及了熊猫知识、提升了市民游客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观音桥步行街世纪新都,虫洞熊猫家族科普展。马力 摄/视觉重庆

“渝可渝爱”领衔重庆动物园熊猫家族,“空降”全城。解放碑步行街、观音桥步行街、杨家坪步行街、沙坪坝三峡广场步行街,这四条极具代表性的步行街,每个都以不同的熊猫主题进行打卡布置,解放碑步行街的渝可渝爱和加悦悦、观音桥步行街的“四喜丸子”与渝宝渝贝……还有重百新世纪其他共50家门店的参与,营造了真正的熊猫嘉年华氛围。全城落地的形式,让熊猫文化无处不在,增强了市民游客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线上线下联动体验,引爆活动情绪价值。数字化传播时代,熊猫嘉年华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成功地引爆了活动的情绪价值。线上从悬念海报、倒计时海报再到新重庆客户端“和心上熊合影”互动,层层递进,再结合线下的打卡盖章,让参与者在享受活动之余,也深刻感受到了熊猫的魅力。

▲新重庆客户端“和心上熊合影”活动,扫码可生成自己和大熊猫的“合影”。

02

自“熊猫热”再度席卷各大社交平台之后,熊猫IP的各类联名活动便层出不穷。而“盼da到了”熊猫嘉年华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火爆出圈,其背后原因值得深究。

首先,熊猫本身具有“吸粉”的体质。中国人对熊猫有着骨子里的喜爱,“盼da到了”熊猫嘉年华依托重庆动物园的熊猫家族,重庆动物园拥有23只大熊猫,在动物园中数量居首。其中不仅有“渝可渝爱”这样全网视频播放量超80亿次的高人气熊猫,还有莽灿灿、奇三妹等新晋“流量担当”。“熊猫家族”的形式,利用虫动23只熊猫之间的亲属关系,得以讲述更多引人入胜的熊猫故事,这些故事串联起来,便有了更多可待解读的空间。

▲莽灿灿。黄智 摄/视觉重庆

▲二顺带着孩子渝爱。酸奶 摄/视觉重庆

而重庆新世纪百货携手虫动熊猫家族,本身就是一大创新举动。对于重庆动物园和重庆新世纪百货而言,利用虫动熊猫搭建主题场景,形成“重庆IP+重庆百货”的连锁反应,成为熊猫IP跨界营销的新范式,让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能有不同主题的感受,满足场景体验需求,形成自发的话题传播。

其次,活动形式新颖。在国内,以真实熊猫形象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并不多见,“盼da到了”熊猫嘉年华通过熊猫的真实照片,让市民沉浸式感受到重庆动物园每一只大熊猫丰满“熊设”让其带着主观视角去发掘每一只熊猫身上的故事,进而为大熊猫这一IP赋予更丰富的内容。这种独特的文化概念,加上大熊猫的天然魅力,使得活动得以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解放碑步行街,虫洞mini集市,手拿“爱姐麻袋”的市民正在拍照。马力 摄/视觉重庆

第三,多方力量的加持也为活动的火爆提供了坚实支撑。“熊猫热”经久不息,“国潮风”发展迅猛,其底层逻辑就是文化自信。重百新世纪百货、重庆动物园和重庆日报三大本土IP的联合,结合文化与商业、“国潮”IP与新消费,相互赋能,高举重庆超市联合重庆本土“顶流”IP,将重百这一拥有百年历史的百货商场化成流量场、文化场和社交场,通过IP与货、场的结合,打造“虫动熊猫IP+文化+商业”的新营销模式。此举既是本土文化创新演绎的大胆尝试,也更迎合重庆的消费体验。

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能在百货这样的高频消费场景,喜欢上虫动熊猫这一重庆IP,了解文化并自主传播。同时,大熊猫作为一种世界语言,也使得活动不只局限于重庆本地人的“情感消费”,进而能带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声量。

03

萌就是生产力。如何用好“熊猫价值”,将大熊猫的“萌力量”转化为实质的文化、旅游及经济效益是当前“熊猫热”大背景下的重要课题。那么,“盼da到了”熊猫嘉年华,为重庆带来了什么?

▲10月25日,杨家坪步行街瑞成商都,市民手拿熊猫玩偶和莽灿灿气模合影。马力 摄/视觉重庆

直观来讲,这样一场借由重百新世纪50家门店落地重庆全城的熊猫主题活动,实打实地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诸如虫动mini市集上各类以熊猫为原型创造出来的文创产品的热销上,还体现在助力旅游产业链发展和零售业界的销售额上,活动带动周边交通、零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重庆文旅发展而言,这场熊猫嘉年华为重庆的文旅消费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通过熊猫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吸引力,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新动力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是一次对城市经济和文化双赢模式的探索。

对重庆城市形象来说,活动通过熊猫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重庆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文化自信,为城市形象打造了一张新的名片。这一新名片的打造,不仅增强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更是一次对城市文化认同感的深度培育。

▲10月25日,活动启幕第一天,现场人头攒动。马力 摄/视觉重庆

另一方面,“盼da到了”熊猫嘉年华同样也是在重庆市委网信办和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的指导下,由重庆日报和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发起的“重庆青少年大熊猫守护计划推出”的重磅活动之一。借由文明观“猫”公益海报、虫动熊猫科普展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线上线下活动以及传播内容,完成对青少年环保意识的深度培育,让更多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中。同时呼吁公众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其它濒危野生物种,向中国新生代传递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激发更多人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10月25日,沙坪坝凯瑞商都,市民正在观看奇珍的介绍。马力 摄/视觉重庆

更为重要的,重庆日报、重庆动物园、重百新世纪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三大城市级IP的通力协作,深度挖掘和全面利用重庆动物园的“国宝”熊猫这一超级IP。对重庆动物园和重庆日报来说,活动不仅丰富了熊猫应用场景,探索了“熊猫+”的更多可能,更在过程中进一步形成了代表重庆城市文化的超级IP熊猫形象,继而可以借此在全国乃至全球讲述更多的重庆故事。

新消费时代下的零售卖场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品销售场所,而是集社交体验、生活课堂、网红打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消费空间。对重百新世纪而言,跨界牵手当下最火的“国宝顶流”之一,既是紧跟新消费趋势积极寻求变革创新的一大举动,新消费浪潮下探索新营销模式提供了范例,也向大众传达重庆本土企业在公益事业中不遗余力的关注和贡献,为品牌形成强有力的背书。

▲活动现场设置的“和重百大楼一起成为熊猫守护者”。马力 摄/视觉重庆

可以说,三方都在这场活动中实现了共赢,让熊猫品牌为重庆消费“带货”,用友好积极的熊猫形象讲好重庆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地区文旅经济多产业全面发展。

大熊猫作为“顶流”团宠,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世界人民的心头暖。“盼da到了”熊猫嘉年华这波虫动熊猫+商业新消费的熊猫IP创新性应用,将为如何持续打好“大熊猫”这张牌,以熊猫IP赋能重庆更多行业提供范例,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更美呈现。未来,关于“熊猫”的故事还能讲得更多。

编辑: 赵丹丹   主编:史宗伟,刘嵩      审核: 万难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