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这个海上奇迹有多强?

新华社

2024-06-30 17:21

从昔日“叹零丁”,到今日“跨伶仃”,这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30日,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路线全长约24公里,深圳至中山的车程将从此前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历时141天实现西人工岛合龙、8万吨沉管在海底一次性精准安装到位……迎着疾风、踏着巨浪,上万名建设者在珠江口连续奋斗7年。

2021年9月22日拍摄的正在建设中的深中通道中山大桥和深中大桥。新华社发(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供图)

频发的台风、高盐高湿的环境、复杂的海底情况……这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这个海上奇迹有多强?数据最能体现——

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深中大桥主跨达1666米,加上两边边跨,总跨达2826米;

世界最高通航净空海中大桥:深中大桥主塔高270米,大桥桥面距离海平面高达91米,船舶通航净空达76.5米,未来可满足30万吨散货轮和3万标箱集装箱船的通航需求;

6月27日拍摄的即将通车的深中通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世界最长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双洞双向8车道,长约6.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35米,由32个重达8吨的管节和一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

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枢纽互通—机场互通立交: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全岛陆域面积34.38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国际标准足球场,岛上隧道工程包括长480米的堰筑段隧道、长855米的岛上主线隧道,以及实现交通转换的4条匝道隧道……

2022年6月3日拍摄的正在建设中的深中通道深中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供图)

这个跨海超级工程再次擦亮中国基建名片:

研发出超高强主缆钢丝索股、革新外海超大尺度沉管管节浮运安装工艺……深中通道建设以来,已获得发明专利200余项、行业协会奖项数十项。

4月,深中通道深中大桥获得了拥有桥梁界“诺贝尔奖”美誉、国际桥梁大会授予的“乔治·理查德森奖”。

“这是对中国基建技术的又一次检验,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基建实力的新窗口。”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深中通道岛隧设计总负责人徐国平说。

作为环珠江口交通网络的关键一笔,深中通道背后的意义不仅是车程缩短,更代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迈出重要一步,激发更多发展活力。

6月19日,在广东中山翠亨新区大尖峰顶拍摄的即将通车的深中通道夜景。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作为一道天然屏障,珠江口曾让两岸城市拥有不同的发展特色——

东岸,先进制造业实力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大,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相对完整,但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要素成本上升的问题。

西岸,可利用可发展产业空间广阔,土地使用和租金成本相对较低,但亟需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输血造血”。

通车带来的便利,让“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研发+中山转化”等产业合作新模式成为现实。

6月19日远眺即将通车的深中通道。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交通脊梁’和‘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自构思设计阶段便肩负着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好连接、融合的重要使命。”广东省交通集团董事长邓小华说。

一桥飞架,超级工程让“东西两岸”变为“大桥两端”,隔海相望的珠江两岸实现“海上”牵手,将助推大湾区迈向美好未来。

编辑: 蔡杨   主编:匡丽娜      审核: 李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