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合川人民的贡献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9-22 10:16

在十四年抗日战争期间,地处大后方的合川县因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而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合川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成为川东、川北物资与人员中转要地,也因此成为日寇重点打击目标,遭受了巨大灾难。

1940年至1945年间,日寇飞机屡次空袭合川,其中大规模轰炸九次,城区三分之二建筑被毁,上万人无家可归,千余人丧生。1940年7月22日,日寇出动108架飞机投弹五百余枚,造成七百余人死亡、两千余人受伤,毁房四千余幢,沉船九十多只。据战后统计,日寇飞机袭击造成的物资损失相当于全县四年财政收入总和。面对灾难,合川人民不畏艰险,团结一心,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支援全国抗战,贡献卓著。

一、捐献飞机,支援空军

1940年冬,在施剑翘等人倡导下,合川发起献机运动,并迅速得到社会各界响应。合川各界联合成立“筹献合川号飞机征募委员会”,通过游艺募捐、特别征募和“一元运动”等方式,在三个月内募得法币45万元,购置三架战斗机,命名为“合川一号”“合川二号”“合川三号”。所购飞机于1941年5月30日飞抵合川参加命名典礼,极大鼓舞了民心。

游艺募捐活动中,重庆市评剧界的名票友戎伯铭、甘南轩、黄梅庵等齐聚合川,在他们三天的义演中,场场满座,共计募得收入4万余元;特别征募则面向田产三百石以上的富户,多人慷慨解囊,支援抗战;“一元运动”则广泛动员大众,农民、军人、学生等纷纷节衣缩食参与捐款,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二、学生抗日宣传与民众支援参军

“七七事变”后,合川中小学生通过墙报、漫画、演讲、戏剧等形式广泛开展救亡宣传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引导下,各校宣传队联合成立“合川学生课余抗日宣传团”,制定团徽、团歌,深入城乡宣传,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教唱《松花江上》等,激发民众爱国热情。

学生们还承担募捐寒衣、救济流亡同胞、办识字班、慰劳伤兵等任务,许多青年在宣传活动中成长,后来奔赴前线或成为革命骨干。

合川民众则一改“好男不当兵”旧观念,形成“好男要当兵”新风尚。父母送儿、妻子送夫参军场景感人。十四年间,合川征兵和志愿参军总数达7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比例百分之十,超征1.3万人。青年学生中也掀起三次从军热潮,共1357人参军,占适龄学生30%以上。

三、工商界的贡献

合川工商界积极支援抗战,组织“商训剧团”与学生抗日宣传队一道,在城乡民众中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族工商业者李云根先生,创办工厂生产军需物资。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合川县的工商业者在十四年抗日战争中,以人力、财力支援政府抗战,在献机、寒衣捐赠、慰劳军人、认购公债等方面贡献突出。献机捐款中工商界捐款11万元,占总额四分之一。工商界还积极认购公债,总额达2858万元。1944年,合川分摊公债1250万元,工商界再次承担770万元。

抗日战争中,合川人民以巨大牺牲和全面支援,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历史表明,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是战胜侵略的根本力量。今天,我们更应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李治仪)

来源: 重庆地方志  
编辑: 林勇   审核: 李苒 主编:王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