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每日近百名农机手抢收保粮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刘冲

2025-08-26 20:45

▲南川区兴隆镇,成熟的水稻正等待收割。(无人机照片)记者 刘冲 摄

8月25日上午10点,南川区兴隆镇金禾村,气温已逼近37℃。32岁的农机手余涛驾驶大型收割机,在稻田中连续作业。与他一同忙碌的,还有来自大观镇供销社农机服务队的20多名农机手。受持续高温影响,今年南川水稻收获期提前半个月到来,区供销社系统每日组织近百名农机手抢收水稻。

清晨,余涛发动收割机,开始一天的检修与机器预热。他来自大观镇,从事农机操作两年半,是供销社农机服务队中的一员。队伍里像他这样的本地农机手有7人,加上从江苏、安徽等地前来的帮手,总共20余人。他们持证上岗,负责大观镇、兴隆镇等乡镇的收割作业。农户一个电话就能预约服务。

上午9点之后,露水渐退,稻穗湿度下降,正是机械下田的合适时间。余涛拉开驾驶室门,热浪扑面。他随手打开小风扇,备好藿香正气水,将收割机驶入金禾村六社的稻田中。

与此同时,23岁的胡家豪也在相邻田块中操作另一台大型收割机。他虽然年纪轻,但已积累了三年农机经验。

“没有空调的就靠风扇和防暑药品顶一顶。”胡家豪说,“一亩能帮农户省五到十块钱,成本得自己消化。”他的驾驶室里放着湿毛巾和大容量水壶,毛巾用来擦汗,水壶里是兑了盐的凉开水。

▲南川区兴隆镇,成熟的水稻等待收割。(无人机照片)记者 刘冲 摄

胡家豪拿出一张工单,上面显示农机手们的作业高峰集中在上午9至12点、下午1点至天黑。一台大型收割机每日的任务是收割50亩稻田,节省村民人力成本。“如今,不少农户只需站在田埂树荫下‘看粮装车’。”胡家豪说。

高温改变了今年的收稻节奏。南川区水稻开镰提前,收获高峰较往年提早约半个月。大观镇供销社负责人表示,他们为此吸纳各村社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社长、能人加入服务队伍,组建了9支农事服务队。“成熟一片、收割一片。”该负责人说,如今该镇已组织20余位农机手,保障村民颗粒归仓。而在全区层面,水稻开镰以来,南川区供销社系统已累计协调80台收割机、出动农机手460人次、完成收割8100余亩。

▲南川区兴隆镇,收割机正在作业。(无人机照片)记者 刘冲 摄

“除了农机收割,我们还在逐步构建‘耕、种、防、收’全流程服务体系,以应对农村劳动力不足、种地收益偏低等现实问题。”南川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傍晚7点,天色渐暗,余涛将最后一车稻谷卸入农户粮袋。他关掉发动机,准备收工。第二天,他还将继续这样的节奏——与全区百名农机手一道,在高温中追赶农时。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颜安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