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綦涛推出荣昌夏布蛇产品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苏畅

2025-02-08 23:31

2月8日,重庆市手工编织协会交流展示中心,游客们聚成一个小圈,正在听圈中的人讲解手中的夏布产品。

讲解的人名叫綦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她手中的夏布产品,是重庆壹秋堂文化传播公司(以下简称“壹秋堂”)最新生产的夏布蛇。

▲綦涛设计的夏布蛇产品。(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蛇年,也是首个‘非遗年’,我们特意在新年设计出这款夏布蛇,为夏布产品增添年味儿。”綦涛说。

荣昌夏布起源于汉代,有1000多年历史。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时期,荣昌夏布“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被列为贡布。

正是如此精致的工艺,让綦涛第一次见到夏布便被其深深吸引。于是,在2007年,綦涛师从国家级夏布传承人颜坤吉,开始学习荣昌夏布制作技艺,并在之后成立壹秋堂。

这些年来,綦涛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开发出1000多种夏布工艺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涵盖服饰、窗帘、屏风、团扇等,一些产品还亮相上海世博会、纽约时装周等国际舞台。

“最近几年,我们借助B站、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让大众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千年夏布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夏布产品在创意设计上还有待提升。”綦涛说。

在产品设计上,綦涛曾将少数民族元素与夏布相结合。例如,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綦涛从土家族的精神图腾白虎上找到灵感,建设了中益乡夏布非遗工坊,设计生产出夏布白虎。

在去年龙年到来之际,綦涛设计了夏布龙产品。今年蛇年,綦涛延续了这一设计灵感,将十二生肖中的“蛇”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夏布结合起来,生产出相应的文创产品。

记者在展示中心内看到,展台上摆放着几只憨态可掬的夏布蛇产品,展柜里,还有麻藤编制的飞蛇模型,作为夏布的衍生产品。

“其中一些产品是石柱中益乡的村民制作的。”綦涛说,目前壹秋堂已在石柱中益乡、城口鸡鸣乡、岚天乡、沿河乡以及丰都小官山周家大院等地建立了10余座夏布非遗工坊,每年带动500余人增收2万元以上。

谈及荣昌夏布未来的发展,綦涛说,可以借助AI技术,将夏布产品在数字场景中呈现,让大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千年夏布。目前,綦涛与该院影视动画专业师生已创作出夏布白虎动画。

“下一步,我们将运用AI技术,让夏布龙、夏布蛇、夏布白虎等产品开口说话,与观众交流,让它们成为AI虚拟主播,为自己‘代言’,把千年夏布的故事讲给观众们听。”綦涛说。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主编:邹密      审核: 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