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乡村如何上“新”⑦ 从缺医少药到有医可寻再到上门问诊——“行走的医院”让吴祖香有了“医”靠
2024-10-30 00:07
10月24日一大早,巫山县大昌镇洋溪村,秋日暖阳照耀下,村民吴祖香家的院坝铺上了一层金光。
吴祖香正悠然地坐在院坝里晒太阳。突然间,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人走了过来向她打招呼:“吴嬢嬢,晒太阳啊,我来给你检查身体啰。”
▲10月24日一早,巫山县大昌镇洋溪村,村医黎兴平背着“助诊包”上门为吴祖香做检查。记者 栗园园 摄
来人是洋溪村卫生室的村医黎兴平,背上还背着一个黑色包包。寒暄之后,他在凳子上坐下,从背包中拿出了一台仪器开始给吴祖香测量血氧、血压,不一会测量结果就出现在仪器显示屏上。
“最近身体有没有不舒服?低压有点偏高了哦。”听到吴祖香说身体无异样后,黎兴平便交代道:“那过几天我再来给你测血压,多测几次观察看看。”
听黎兴平说完,吴祖香不自觉地抚摸着自己少了一截的左腿,一时陷入沉默。
曾经,因为缺医少药,她被毒蛇咬后落下了残疾,她说:“当年被蛇咬了,失去一条腿,算我命大活了下来,这才享受到了如今的好生活。”
被毒蛇咬伤后 锯掉半截小腿的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1992年,农历七月初五,这是吴祖香被毒蛇咬的那一天,她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吴祖香住在被称为“重庆第一穷乡”的庙堂乡,交通闭塞,人们在大山里饱受着贫穷与饥饿。
当天早上,吴祖香和丈夫杨元忠一起到田里去种地,没想到半路上突然冒出一条蛇,咬了吴祖香一口。“眼看到我的脚慢慢肿了起来,脑壳也开始发昏,就晓得是遭毒蛇咬了。”吴祖香回忆道。
那时,乡里有一位有治蛇毒经验的张姓“土医生”,但住在山上,而吴祖香已经无法爬山。为了尽快到达,杨元忠赶快跑到附近求救。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他吊着从山上放下来的绳子,背着妻子爬上了山。
“到张医生那里时,我都已经失去意识了。”吴祖香说,后来她迷迷糊糊醒来,发现伤处包扎着草药。就这样治了3天,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吴祖香的全身包括头都肿了起来,在场的村民都连连摇头,让杨元忠准备后事。
不愿放弃的杨元忠四处打听后,又在一位村民的推荐下,抬着妻子辗转去了附近的村子治疗了一个多月。结果仍不奏效,无奈之下,他又带着只剩半条命的妻子回到庙堂乡,找到了赤脚医生陶忠敏,说:“已经这样了,你看着治吧,出了问题我也不得怪你。”
陶忠敏认为可以截肢试试,但他又不敢动手,最终,丈夫杨元忠含着泪,拿着一根钢锯条哆哆嗦嗦地锯断了妻子的半截烂腿。
“当时我全程昏迷,醒来后才开始感觉到痛,那时候没有止痛药,只能强忍,我就这样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吴祖香说,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条件下,自己能活下来可以算是一个奇迹。
“如果还在庙堂,这两场病怕是一场都熬不过来!”
2008年,庙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整乡搬迁的乡,吴祖香也到当阳乡买了一套房子,搬出了大山。
当阳乡场镇有卫生院,吴祖香和家人有个头疼脑热,都可以上卫生院找医生。“以前在庙堂,村里人只有得了大病才会找医生,像感冒这类小病都是拖过去的。”吴祖香说,尤其是作为残疾人,她生了病就可以给卫生院打电话,马上就有医生上门为她治疗、开药。
近几年,丈夫去世后,吴祖香跟着儿子又搬迁到了大昌镇洋溪村居住,住上了条件更好的砖瓦房,镇里看病的条件也越来越好。
2019年的一天,她在爬楼梯时,突然觉得肚子痛。“跟我被锯断腿的痛差不了多少,两眼发黑,痛得打滚。”
儿媳见状赶快打电话把她儿子叫回来,开车把吴祖香就近送到了大昌镇卫生院。经过B超检查,医生很快就得出结论,吴祖香这是得了胆结石。
“当时医生说可以保守治疗看看,然后给我输了液,很快我就不痛了。”吴祖香说,但后来到了夜里,肚子又痛起来,镇卫生院立即建议她放弃保守治疗,赶快到县医院去动手术。
“动手术加住院,本来费用是2万元出头,通过医疗保险报销后我自己只出了1万多元,减少了不少开支。”吴祖香说,作为残疾人,她每年的医保缴费也有一定减免,这让她切身感受到了近年来农村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小病诊治可以不出乡,得了大病也有医可寻。
前年,吴祖香又突发疼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胃息肉,最后通过手术成功切除。
“要是我还在庙堂的话,这两场病,光是疼痛,我怕是一场都熬不过来!”吴祖香感叹。
借助“助诊包” 村医上门提供11项常规检查
随着乡镇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目前便捷的医疗服务还在向村卫生室下沉,这就要提到洋溪村村医黎兴平那个神秘的黑色背包。
这个写着“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字样的背包,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在吴祖香生活中的。
打开背包,里面装了手持彩超、便携心电图机、血糖、血压、血脂检测仪等10余种仪器。“这些仪器都是便携、精巧型的,能做11项常规检查,后台跟县医院联网,结果很快就能出来。”黎兴平翻着包包,一一介绍。
去年7月,在巫山县积极争取下,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指导,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扶贫与发展委员会等联合发起的“行走的医院”项目成功落地巫山,项目选取了100个村卫生室作为试点,黎兴平等100名村医领取到了这个“助诊包”。
“当时我还在县里参加了项目培训,教我们如何用好这个‘助诊包’。”黎兴平说,吴祖香前两年做了两次手术又有基础疾病,是他上门随访的重点对象,因此已经多次使用过“助诊包”。
“这个背包好好哦,那么多检查以前都是要到镇卫生院才能完成,现在坐在自家院坝就能做。”说起“助诊包”,吴祖香笑呵呵地点赞。
她告诉记者,她看到过有村民在黎兴平的指导下,通过助诊平台与县医院的医生乃至全国的专家远程问诊。“真是没想到,我们这些以前生活在穷山沟的村民,还能让大城市的专家给我们看病!”吴祖香感叹道。
2023年末,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804个,床位45943张,卫生人员36616人,总诊疗2423.5万人次。
2023年,全市共有村卫生室9496个,乡村医生12543人,卫生员1043人,执业(助理)医师4594人,诊疗人次2855.9万人次。
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下派两批次“县聘乡用”卫生人才2048名。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达1811名,带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建特色科室152个。去年,重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全市总诊疗量的比例为56.3%。
(数据来源:市卫健委)
相关链接》》
这些年,乡村如何上“新”①从“统”到“分”再到“统” 长寿南中村:土地经营的轮回
这些年,乡村如何上“新”②从打“坝坝球”到成立篮球俱乐部再到征战“村BA” 开州长沙镇:“炭灰球场”长出“篮球小镇”
这些年,乡村如何上“新”③ 从求高产到重优质再到多功能 一粒大米背后的种子“升级”路
这些年,乡村如何上“新”④ 从催粮催款到直播带货再到环境治理 北碚西山坪村:新老支书的“接力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