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乡村如何上“新”⑤ 从传统农民到进厂务工再到乡村“飞手” 谭家三代人跨越数十年的职业演变
2024-10-24 19:31
“爸,你看,我在家乡的田里‘开飞机’!”10月21日,广东惠州的一家五金厂里,正在当班的谭小平接到了儿子从家乡梁平打来的视频电话,看见视频中一会儿悬停、一会儿直飞的无人机,他有些宽慰。
▲10月22日,谭世银在做植保无人机起飞前的检查。记者 刘冲 摄
几年前,儿子谭世银说自己想回农村搞农业时,父子俩还为此有过争吵。在谭小平看来,从事农业是力气活,风里来雨里去,远不如留在城里。
让他没想到的是,谭世银干的并不是“力气活”,而是操控无人机、能上天入地的“技术活”——短短几年间,他跟着梁平区味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战队”,先后在全国6个省份作业,手里的农田管护“战绩”已达到6000亩。
看到这份成绩单后,谭小平渐渐认同了儿子这份乡村“新职业”。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乡村“新职业”正在涌现。谭小平曾想拼命想逃离的农村,如今正吸引更多像谭世银一样的年轻人返回。
谭小平是梁平区铁门乡新龙村人,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父亲谭春木和母亲陈得芬每天都起早贪黑侍弄土地。
“那时家里5口人一年到头守着4亩薄田,这4亩田有近一半都在山上。”陈得芬说,“家里主要种水稻、土豆、红薯,一家人就靠种出来的粮食糊口。”
然而无论一家人如何辛劳,温饱却始终是个奢望。“一次夏天雨水过多,冲垮了稻田田坎,本就不多的水稻全部被冲走,一家人只能靠吃土豆熬了半年……”陈得芬回忆。
“村里有大户用起了拖拉机,耕田速度快了好几倍,收获的水稻放进机器一搅,就全脱粒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父亲谭春木不止一次想过给家里添置农机,但一想到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他的想法始终没能落到地。
谭小平对小时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父母年复一年种庄稼,靠着一年不到1000元的收入将他和姐姐拉扯大,“牛犁田、人插秧、一年到头吃不饱”。
1999年,谭小平21岁,他周围的同龄人大多已外出务工。每次同龄人返乡,都会和他提起在广东务工一年能挣5000多元——这几乎是谭小平一家年收入的5倍。
谭小平不想和父母一样围着土地转,因此他决定离开农村。
这一走就是25年。
▲谭世银(右一)正在操作植保无人机作业。记者 刘冲 摄
种植技术的进步把更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又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于是,一批又一批农民开始北上南下。工厂的流水线、工地的建筑工、餐馆里的服务员……那些见证城市日新月异的农民工们,从小毛头熬到知天命。
谭小平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在广东惠州,他先后当过工厂保安、一线工人,后来成了一家五金工厂的生产科负责人。
当然,个中艰辛,甘苦自知。
谭小平外出务工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五金厂当保安,月薪400元,这离他的目标还很远。因此,当他了解到工厂一线装配工人计件工资更高,便主动向厂里申请调岗到生产线上。
“生产线的工作并不比做农活轻松。”谭小平说,由于工资与工作量挂钩,他常常操作抛光机、上色机等机器,一干就是一整天。忙碌一个月,回报他的是1320元的收入。
这让谭小平看到了希望。几年下来,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工资也越来越高,逐渐从一线工人升为生产组组长。2006年,儿子谭世银出世时,谭小平的月工资已经超过2000元。
在当时,他的积蓄已足够在老家盖新房,也能够养活家中老人和孩子。可谭小平并不想就此回乡,他还想挣更多钱。
“以前的务工者只需要能吃苦就行,现在则需要更多技术人才。”谭小平察觉到,工厂里的机器正不断革新,“体力活”的用人需求逐年下降。
只有掌握“技术活”才能增加收入!认准这一点,谭小平开始学习加工技术,向老师傅们讨教经验。短短几年,他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车间的生产科负责人,月工资提高到8000元,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实现了从“庄稼汉”向“高级技工”的转变。
他暗自琢磨,儿子谭世银现在的条件比他当时强多了,受的教育也高多了,一定能在城里找份体面的工作,彻底告别“体力活”。
▲10月22日,谭世银(右)和农机教师李世飞正在一处茶园进行无人机作业。记者 刘冲 摄
父母在外务工,谭世银从小便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爷爷奶奶日复一日躬身在田间劳作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因此一开始,谭世银的想法和父亲一致,希望离开农村,在城里找份工作。
但正当他的工作悬而未定时,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幕拉开,植保无人机、新型拖拉机等农机在铁门乡变得常见。
这让谭世银来了兴趣:“操作农机,感觉很酷,不仅能帮别人省力,自己还能靠手艺吃饭。”
思来想去,谭世银报考了梁平职业教育中心农机专业。这个选择让谭小平暴跳如雷:“开农机不就是当农民?我千辛万苦供你读书,是让你回农村当农民吗?”
“爸,现在开农机不用日晒雨淋,干农活效率高,发展前景也不错,我想试试。”谭世银将几段农用无人机作业视频发给父亲,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谭小平见拗不过儿子,便同意让他先“试一试”。
学习一段时间后,谭世银终于获得在聚奎镇种植大户水稻田里“首飞”植保无人机的机会。
但他的“首飞”并不顺利:“在学校试飞场地畅通无阻,可到了农户的地里一起飞便‘炸机’了。”谭世银说,无人机起飞后迎头撞上一根通信线,摔了个粉碎。
首飞受挫,谭世银好几天都不敢再拿起遥控器。梁平职教中心教师李世飞见状帮他分析了炸机原因,并鼓励他再试一试。
调整好心态后,谭世银又来到水稻田,小心翼翼地让无人机尽量避开高低不平的地面、电线等障碍,终于掌握了技巧。最终,他用了两天时间,独立完成了200余亩水稻的打药作业。
谭世银的“业绩”让一些种植大户惊讶不已:初入行的小伙,打药质量和效率比他们这些“老把式”高多了。
得到了农户的认可,谭世银学习农机的劲头更足了。他很快考取了植保无人机驾驶执照,随后被吸纳为当地味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机战队”的一员,与老机手“并肩作战”,奔赴全国各地管护农田。
“现在家乡农田改好了,用无人机等做农活也轻松,我支持你留在家乡。”谭小平在电话里,对儿子鼓励道。
有了父亲的认同,谭世银有些兴奋,无人机在他手里上下翻飞,越飞越高。
·
近年来,重庆通过探索“引育留用”乡村人才机制,先后培育认定农村实用人才54.7万人,其中高素质农民28.5万人、农村致富带头人6700人。
2022年起,我市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计划到2027年培育“头雁”2000人,目前已累计培育800人。
目前,重庆已打造632个就业帮扶车间,帮助1.2万余名农户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今年,我市印发《2024年乡村人才振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实施万名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工程、万名乡村治理人才培育工程、万名乡村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万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工程等21项任务清单。
目前,全市培育各类劳务品牌131个,覆盖人口240万人。
数据来源:市农业农村委
·
相关链接》》
这些年,乡村如何上“新”①从“统”到“分”再到“统” 长寿南中村:土地经营的轮回
这些年,乡村如何上“新”②从打“坝坝球”到成立篮球俱乐部再到征战“村BA” 开州长沙镇:“炭灰球场”长出“篮球小镇”
这些年,乡村如何上“新”③ 从求高产到重优质再到多功能 一粒大米背后的种子“升级”路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