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今年1至8月,我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1600亿元
2025-09-19 12:01
9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兼)李春奎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效,回答记者提问。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乡村产业。“十四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作为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的主抓手,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强力推进。
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全口径总产值超过3300亿元。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明显,粮食加工、植物油、果蔬加工等9个细分行业,产值均超过百亿元。其中,产值过亿的企业达到538家,超过10亿元的达到46家。
2025年1至8月,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1600亿元;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56家,较2020年增加207家、增长18%。
“成效明显,主要源于三个方面。”李春奎说,一是我市把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作为首要任务,企业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具体来说,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超4亿元,助力打造恒都牛肉、天友百特牛奶等十余个“爆品”。比如,我市培育的涪陵榨菜集团、丰都三和、万州鱼泉等龙头企业,生产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榨菜,带动全市青菜头种植面积近200万亩、超60万菜农增收。
二是建强园区平台作为重要载体,产业发展更加集聚。会同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支持园区改革发展新模式,累计向江津、梁平、万州等农产品加工园区提供意向“整园授信”超200亿元。目前,已打造8个百亿级、9个五十亿级加工园区,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加工集聚区。
比如大渡口区2021年开建的小面产业园,如今已集聚近百家产业链企业,以重庆小面为主导的加工产品,累计销往3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年营收近百亿元。
三是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抓手,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推动成立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攻克50多项行业共性技术。
比如,潼南区培育科技型企业檬泰生物,获批了全国唯一柑橘类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其研发的柠檬六分离提取技术全球领先,柠檬果胶年产量世界第一。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2024年,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首次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