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获评“中国火锅苕粉之乡” 苕粉产业链带动7万农户增收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刘冲

2025-08-22 22:32

8月22日,记者从武隆“中国火锅苕粉之乡”新闻发布会获悉,武隆区被世界火锅产业联合会正式授予“中国火锅苕粉之乡”称号。目前武隆苕粉产业已带动7万农户参与红薯种植与加工,7万农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新闻发布会现场。(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显示,武隆苕粉的品质源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武隆地处武陵山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昼夜温差大,加上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清洁山泉和特殊土壤,孕育出淀粉含量高、纤维细腻的优质红薯。这些红薯富含果胶和矿物质,为苕粉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础。

在发布会现场,武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武隆苕粉制作工艺传承了百年“三沉三淀”古法技艺。通过三次沉淀去除杂质,三次沥水提纯淀粉,再采用石磨低温研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红薯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这种工艺制作的苕粉久煮不烂,口感爽滑筋道,成为重庆火锅的必备食材。2025年3月,“武隆苕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知名度。

▲武隆苕粉科创园,琳琅满目的苕粉产品。记者 李雨恒 摄

目前,武隆区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已建成3个淀粉加工厂,苕粉加工年产量超过3万吨。苕粉产品不仅覆盖全国80%的重庆火锅门店,还出口至美国、日本、新加坡等16个国家和地区。

该负责人介绍,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鸭江镇双河园村、沧沟乡沧沟村等核心产区,农户通过标准化种植,亩均收益超过5000元,一些专业村还发展起手工苕粉作坊,传承古法技艺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来源。

▲武隆苕粉。记者 李雨恒 摄

据了解,武隆将进一步扩大红薯全产业链建设,重点推进良种改良、设备升级和市场拓展。预计到2027年,全区红薯种植面积将保持在20万亩以上,加工转化率和商品化率均达到50%以上,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主编:郭晓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