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为何建起渝西地区最大青菜头窖池?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记者  栗园园

2025-02-28 22:42

2月12日,永川区何埂镇狮子村路段,一个万吨青菜头腌制加工基地尤其引人注目。

只见50余辆装满青菜头的超长大货车排起了长龙,他们从四川资阳、合江,永川各镇街,以及重庆部分区县赶来,等待卸货;基地门口,工人正指挥车辆进出,以及菜品验收、称量、登记;基地窖池旁,司机和工人忙着卸货,挖掘机也忙碌地开展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作为渝西地区最大的青菜头窖池,该窖池建于2023年,可永川原本没有大面积种植青菜头的习惯,该窖池是如何建起来的?何埂镇供销社经理罗世奎向重庆日报记者娓娓道来。

青菜头产业起步

确实,在永川农村,历来仅有零星的青菜头种植,但并没有形成产业和规模,市民消费量也不算大,更多作为涪陵榨菜原材料销售出去。

但近年来“村村旺”大力发展青菜头订单种植,产业带动效果明显。2020年,永川区供销合作社便也与“村村旺”达成合作,决定探索开展万亩青菜头订单种植试点。

“在我们何埂镇,当时还是有很多农户持怀疑态度,不敢种、不愿种。”罗世奎说,为了推动工作开展,他们就盯上了永川区洪粮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说服他们开展了70亩青菜头试种。

“这一种,效果还不错,周边的村民也纷纷响应。”罗世奎说,于是在2021年,不仅是何埂镇,金龙镇、五间镇、板桥镇等乡镇的基层社、农村综合服务社乃至村集体经济组织纷纷行动起来,流转了冬闲田、闲置土地,共发展了上千亩青菜头。当年,产量就达到2300吨,经济效益253万余元,“闯”出了青菜头订单种植新模式。

产业有起色、村民有意愿,永川区供销合作社趁热打铁,充分发挥社有企业和基层组织优势,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合作,按照“订单化种植、专业化管理、合同化收购”的运行模式,开启了永川青菜头订单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产、销一体化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业增收。

窖池建设提上日程

产业发展了,但运输是个难题。

“砍收的青菜头都要送到涪陵的窖池去,运输成本不低。”种植大户李幸辉算了一笔账:从永川运到涪陵,1吨运费要100多块钱。

丰乐村的吴修明也有同感:“我们家地少,青菜头还要往涪陵送的话,根本算不过来账。”

因这些现实因素,在永川就地建窖池开展初加工的想法开始萌生。这样一来,既可以降低种植运输成本,增加本地就业,也能够减轻涪陵榨菜厂原材料初加工负担,推动产业化链条在永川布局。

说干就干,2022年10月,永川区供销合作社就协调市区两级资金,在何埂镇开启了渝西地区最大的万吨青菜头腌制窖池建设。

同年,永川区在何埂镇、仙龙镇、板桥镇等镇街,以每吨700元的保底收购价继续发展青菜头订单,还按照“集中采购、统一供应”的模式,出资8.5万元免费为种植户发放种子,并提供化肥、农药送货上门服务,坚持把好“质量关”。

当年虽然遇到高温干旱,影响了青菜头产量,但全区收购的1800吨青菜头,每吨最高收购价达到1200元。

2023年,永川又探索开展水稻、青菜头轮作模式,巧打时间差,增加田间产出和收入。全区青菜头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覆盖了全区90%以上的镇街。

“这一季,共收购青菜头11000吨,初加工的半成品约8000吨,陆续运往涪陵榨菜厂再加工、包装上市销售。”罗世奎说,这些青菜头本地收购量占60%,区域外来的占40%,60余个腌制窖池全部派上了用场,对永川周边地区也起到了辐射作用。

窖池越建越多了

“就近送到这里加工,每吨运输成本只要20多块,比运到涪陵节约100来块呢!”种植大户李幸辉对窖池的修建十分高兴。

涪陵榨菜集团也对永川榨菜腌制窖池的修建感到满意。该集团负责青菜头验收的负责人吴小玲说:“有了窖池,我们可以把菜存在这里,等集团有需要了再运过去,以缓解采收旺季涪陵那边窖池的储存压力,同时也利于订单农业规模的扩展,进一步加快青菜头种植基地的区域化布局。”

得益于运输环节的便捷和成本降低,永川青菜头种植面积也稳步增长,所以自今年1月18日腌制加工基地开秤以来,不到1个月,收购量就达到9000吨。

青菜头来源除永川本地外,还有重庆市江津、璧山、合川、垫江等区县,以及四川资阳、合江等地,窖池加工能力逐渐“告急”。

“目前我们的窖池总数已达到82个,可初加工青菜头1.2万吨,但还是不够用。”罗世奎说,待把公路上排队的50辆货车收购完,再留点窖池给本地订单农户,就完全装满了。

为了增加加工能力,基地现场,工人正视腌制情况,及时腾出腌制好的青菜头,尽量多装些鲜青菜头。

“后续我们还考虑要在‘三腌三榨’基础上,增加剥筋等加工程序,未来还需要更多场地,带动村民就业。”罗世奎说,为此合作社也又流转了138亩土地,已为后续生产车间建设留足了发展空间。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何维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