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渝十味”目录正式发布
2024-10-26 23:16
10月25日,重庆“渝十味”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会上公布了中药材“渝十味”目录。
这十种中药材分别是:黄连、黄精、党参、枳壳、独活、青蒿、山银花、佛手、木香、淫羊藿。
从2019年起,我市组织有关专家组成了“渝十味”学术委员会,经过长期充分调研、论证、咨询并广泛地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形成了重庆道地中药材目录共43种、重庆优势药材目录共18种,并从中遴选出上述十种药材进入“渝十味”目录。
▲2024年8月2日,黔江区黑溪镇胜地社区,村民正在收割青蒿。(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杨敏
据市农业农村委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重庆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0万亩,产量为104万吨。其中,“渝十味”道地优势中药材种植面积为104万亩,产量达45万吨,分别占全市34.5%和43.1%,拥有规上的中药材加工企业70家,年加工产值191亿元。
“从单个药材来讲,我市道地优势中药材在全国同类药材中的优势地位明显。”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9月6日,巫山县红椿土家族乡红椿村,药农正在打包烘干的中药材庙党。(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王忠虎 通讯员 肖乔 摄
例如,重庆黄连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量达3000吨,年产值达到10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列全国第一,产量更是占到全国总规模的60%以上。其中,石柱享有“中国黄连之乡”称号,该县黄水镇建有全国唯一的“中国黄连交易市场”,占全国黄连交易总量的90%,是中国黄连集散地和市场行情“风向标”,石柱黄连生产系统还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与之类似的是,重庆青蒿产量占全国70%以上,山银花、独活、木香产量占全国40%,黄精产量占全国20%左右。同时,石柱黄连、巫溪独活等药材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江津枳壳入选品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该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以大品种、大产业、大企业、大基地为引领,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渝十味”生态绿色高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力强、规模较大的“渝十味”企业,打造一批品质过硬、消费者认可的“渝十味”爆品,不断提升“渝十味”的产业韧性和行业影响力。
相关新闻》》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