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蹦极”之后,重庆蓝莓大区抢跑“下半场”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颜安

2024-06-22 23:08

最近,又到蓝莓上市高峰期,可南川区蓝莓种植大户、人亮美蓝莓园负责人马长兴的底气却不足——6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个“砍价”电话先后打进来,他一律开了“绿灯”:“没法,以前论个卖,现在按斤卖。”

▲成熟的蓝莓鲜果。通讯员 甘浩旻 摄

蓝莓是世界第二大浆果,素有“水果皇后”之誉,其价格曾卖到上百元一斤,如今未能延续价格神话,至今年更创下近年新低。

价格“蹦极”的背后,是国内蓝莓种植的快速扩张和国外蓝莓的大量引进。重庆自2000年开始种植蓝莓,至去年发展至2万亩,其中南川区有1.1万亩。眼下,价格震荡正让这个蓝莓大区承压。一场以抢跑产业发展“下半场”为目标,以精深加工为核心、以“买全国卖全国”为布局的战略自救就此开启。

价格爆跌

“以前论个卖,现在按斤卖”

马长兴原本是财会行业的佼佼者,拥有资产评估师、造价工程师等一大堆证书。2013年,听朋友说起种蓝莓有市场前景,他一头扎了进来,在南川区大观镇铁桥村流转300余亩土地,跨界种植。

▲村民在南川区大观镇的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里采收蓝莓。 通讯员 甘浩旻 摄

2016年,仅仅是维持了两三年的高价后,马长兴就感觉蓝莓价格进入了下行通道,至今年蓝莓单价已跌落至十几元,“收入只够支付流转费与人工费”。

同在南川从事蓝莓产业的向可怀对此感同身受。向可怀曾任重庆嘉蓝悦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2018年进驻南川种植蓝莓,陆续扩展至4000亩,曾是南川区蓝莓龙头企业。

“以前论个卖,现在按斤卖,扩张实在太快了。”在行业浸淫多年的他感叹,2018年刚进入蓝莓这一赛道时,国内的蓝莓种植规模只有50万亩。而如今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10万亩,全国种植蓝莓省份从最初的10个扩大到27个,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东起渤海之滨,西至青藏高原都掀起蓝莓规模化种植热潮,年产量近35万吨。

迅速扩张的背后,是高额的利润刺激。马长兴告诉记者,蓝莓刚上市头两年,价格轻松达到120元/斤,进园采摘也是120元/人,亩产值可达几万甚至十万元,除去人工等成本,每亩赚几万很正常。

与此同时,大量的进口蓝莓也在冲击着市场。向可怀说,去年全国蓝莓进口量不低于5万吨,约占国内市场的1/8,其中以来自智利、秘鲁的为主。

“规模一上,价格就降。”农业特色产业中的“魔咒”,似乎正在蓝莓这个产业中再次上演。

发现机遇

在品种和加工上两头发力,抢占新的“蓝海”

“种植蓝莓还有市场潜力吗?”蓝莓价格持续走低后,向可怀开始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南川区大观镇的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通讯员 甘浩旻 摄

他所在的嘉蓝悦霖公司,随着蓝莓价格的“大跳水”,经营受到了不小的冲击。2022年初,南川区国有企业惠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入场,将嘉蓝悦霖重组、混改为重庆瑞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蓝莓的精深加工。向可怀被聘任为该公司总经理,继续求索这道难题。

▲工人们正在分拣刚采收的蓝莓。通讯员 甘浩旻 摄

他认为最大的“拦路虎”在于,跟云南曲靖、红河、山东威海、乳山等全国优势产地相比,川渝地区五六月间普遍有20天左右的梅雨季,正好与蓝莓的成熟和采摘期“撞车”,会造成一定比例的雨水果和尾次果,很不利于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的不利因素是日渐高企的人工费用——今年蓝莓成熟高峰时期,瑞航公司创下过一天用工1522人次的记录,仅一天的人工费用就高达10万元之巨。

向可怀咨询过不少业内专家,得到的数据让他振奋:中国蓝莓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而现在只满足了40%;与此同时,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为2.63公斤,而中国目前人均消费蓝莓量仅为0.26公斤;此外过去5年,蓝莓的需求年增长率40%,其他多个主要水果类别的平均年增长率约为3%-5%。“这些都说明,蓝莓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在发展策略上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和别人死拼种植面积,而是要在品种和加工上两头发力,抢占新的“蓝海”。

这样的判断仍是基于市场调研。瑞航农业调研发现,虽然国内蓝莓产量剧增,但好品种的蓝莓依然能卖几十甚至上百元一斤。比如,国外新品种“优瑞卡”在国内市场能卖到60-80元/斤,而中国蓝莓传统品种“珠宝”只能卖30多元一斤,价格差距较大。

因此,2022年以来,南川区的蓝莓产业做出了两个改变:一是引入“优瑞卡”等新品种,提高品质;二是投资约1.2亿元,连续上马了6条生产线和一个最大库容量为1万吨的冻库。

“以前我们是投资驱动,重在打基础,如今应充分发挥加工价值,抢跑‘下半场’。”向可怀表示。

组建联盟

扩大“朋友圈”,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新的生产线上马后,蓝莓精深加工产品很快面世。

6月20日,记者在瑞航农业的产品展厅看见了蓝莓NFC果汁、蓝莓酒、蓝莓酱、γ-氨基丁酸蓝莓原浆、叶黄素酯蓝莓原浆等产品。

▲重庆瑞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工蓝莓NFC果汁。受访者供图

“这些都是一期生产线的产品,马上我们的二期生产线就将调试完毕,届时将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向可怀举例说,“比如定位高端市场的蓝莓花青素冻干粉,我们准备推出一款含量30克的超级产品,定价9999元。同时还将生产美白祛斑的口服化妆品、明目护眼增强视力的功能产品。”

“难道加工这一领域就不会被超车了吗?”

“新的生产线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专家团队作为技术支撑,含金量可不低。”面对记者的疑问,南川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峰介绍,“我们有低温速冻技术,通过零下40℃的低温快速冷冻蓝莓,确保花青素等营养成分不流失;还有缓解冻技术、自调配工艺、回香工艺等,都是我们的‘撒手锏’。”

▲蓝莓NFC果汁。受访者供图

瑞航农业的加工设计能力为1.3万吨/年,至少需要2万亩蓝莓作为支撑。“我们正在实施一个基地伙伴协同发展方案,就是在全国找现成的、100亩种植规模以上且暂时不具备加工能力的基地,以保底价以上进行收购,扩充我们的原料来源,实现‘买全国卖全国’。”向可怀解释,今年的目标是谈成100家基地,目前已有10家基地进入了南川蓝莓的“朋友圈”,今年的加工产值预计可达2500万元,至2026年预计收购原材料1.5亿元,加工产值达5亿元。

“此外,我们还有冻库和冷链物流这个武器。”王峰说,蓝莓不易保存,而有了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的冻库,蓝莓最长可保鲜两年之久。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打法,一是更换好品种,二是做好深加工,三是当好中间商,即利用好冻库,为三只松鼠等国内休闲零食巨头提供蓝莓果干原料。多点开花,赛好‘下半场’。”他最后表示。

编辑: 邱春   主编:邹密      审核: 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