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稻种产量达359万公斤 可满足598万亩水稻用种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

2025-10-30 17:52

10月3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种子站获悉,今年我市稻种产量达359万公斤,可满足598万亩水稻用种,为来年全市水稻有序生产打下基础。

水稻制种相当于稻种“芯片”的量产,它收获的不是粮食,而是种子,每年稻种基本在8月初完成收获。目前,我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2.19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稻种平均亩产174.1公斤。

“今年稻种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水稻制种奖补政策的扶持。”市种子站相关负责人说,垫江作为全市唯一的水稻制种大县,全年稻种产量近300万公斤,每年国家落实6000万元资金用于水稻制种基地的专项建设。同时,当地通过落实“五项叠加”(即水稻制种大户补贴、购买水稻制种保险、灾害风险补助、制种信贷担保、水稻制种社会化服务补助)等扶持政策,调动了制种企业以及制种大户的积极性。

▲8月25日,垫江县沙坪镇李白村水稻制种基地,农机穿梭在稻田里收割水稻。(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龚长浩 

而从制种组合来看,今年我市共有39个制种组合,较去年虽略有减少,但制种的效率和质量均有了显著提升。目前,我市制种组合主要以宜香优系列和宜香系列为主,全市有中一种业、大爱种业等近10家企业在市内外进行水稻制种,20多家市外企业在市内进行水稻制种;从基地来看,我市有垫江、涪陵、梁平、合川、万州、忠县、酉阳等区县进行水稻制种,其中垫江、梁平两个区县水稻制种面积在1000亩以上。

“不仅水稻制种的主体增加了,稻种的发芽率等品质也提高不少。”上述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每年开展的春秋两季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子打假专项行动,净化了全市水稻制种的优良环境,打击取缔了一些从事假劣种子生产的制种企业,保证了稻种的合格率。

据悉,由于稻种质量上乘,目前有部分“明星”种子不仅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还有的借助“一带一路”远销海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重庆芯”。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主编: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