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我市从三个方面加快“数字三农”建设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

2025-09-19 11:57

9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周松就我市农业数字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回答记者提问。

面对数字重庆建设的重大机遇,“三农”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特别丰富,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前景特别广阔。我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进“数字三农”建设。

首先是夯实一个“三农”数据底座,聚焦农业农村核心业务,构建农业领域“产业+行业+企业”三级数据仓,推动农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截至目前,我市已归集数据资源292类、数据项4430个、数据4.08亿条,初步形成农地“一张图”、农事“一张网”、农信“一本账”、农品“一码通”的“三农”数字基础,夯实了农业领域数字要素支撑能力,解决了过去支撑信用体系的数据标准不统一、贯通难、赋能应用少的问题。

其次是探索一种智慧农业发展模式,聚焦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四侧四链”高效协同为基本逻辑,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农场”耦合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从传统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变。

目前全市已上线生猪、脆李、柑橘、柠檬、肉兔等5个产业大脑,建成未来农场15个、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310个。在此基础上,推进AI智能体开发,建成农业领域AI模型154个。

以“脆李产业大脑”为例,目前该大脑覆盖脆李种植面积25万亩,上线种植主体3885个、经销商181家、供应链企业15家,通过生产和管理方式变革,技术知识融合,为生产主体提供产业、技术、金融等相关服务,2024年脆李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增加3亿元以上,脆李亩产平均增收2000元,带动6万户果农增收致富。通过脆李AI大模型构建风险预警机制,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减少4.8万亩。

最后是开发一批“数智三农”应用场景,按照多跨协同、实战实效的思路,开发“长江治渔”“渝农快票”“渝悦防贫”“渝农牧”“渝耕保·巴渝良田”等5个数字化应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高效治理。

比如:“长江治渔”应用,通过“AI+物联感知”,实现常见涉渔事件自动预警固证,事件平均处置时长由24小时缩短至2个小时,闭环办结率由74.5%提升至95%以上。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颜安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